摘要
自本世纪4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大平原北部和加拿大种植的大麦品种一直都抗小麦秆锈病菌(Puccinia graminis f.sp.tritici)引起的秆锈病。这种持久抗性主要受单基因Rpgl支配,该基因来自品种Wisconsin 37和一个未经改良的瑞士品种的单株选系。在茁期,16~20 C下,携带Rpgl的大麦基因型对许多秆锈病致病型通常表现出低的中抗(meso-thetic)反应.在24~28C下为稍高的中抗反应。这种抗性表现为锈病侵染水平低,成株上夏孢子堆多半无侵染力。由于小麦秆锈病菌的某些基因型对大田携带该基因的品种有毒性,所以,Rpgl的反应方式是小种特异的。下列几种因素也许有助于大麦抗秆锈病的持久性:(1)大麦播种早,成熟也早,常常能躲避来自南方的秆锈菌种的危害;(2)1个或多个微效基因可能增强了已由Rpgl产生的抗性水平;(3)栽培小麦抗病品种和根除小檗降低了小麦秆锈菌有效群体的大小和潜在的新致病型的数量;(4)小麦秆锈菌和黑麦秆锈菌(P.g.f.sp.secalis)的强致病性小种尚未形成。1989年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当时小麦秆锈菌一个强致病性小种(Pat-QCC)广泛分布于大平原地区,但Rpgl对小种QCC仍然有某种程度的抗性,因为在最近4个生长季(1989~1992)中,携带该基因的大麦品种的秆锈严重度一直是低到中等,产量损失轻微。已在大麦中鉴定到几个对小种QCC具有不完全抗性的材料,人们正在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来促进抗性基因从这些抗源向高代育种品系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