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1期9-17,共9页
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同被引文献11
-
1康保成.重论“四折一楔子”[J].中华戏曲,2004(30):1-26. 被引量:5
-
2王燕.试论中国戏剧形态对印度文化因素的兼容与吸收[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1):98-102. 被引量:1
-
3刘志群.中国藏戏与印度梵剧的比较研究[J].西藏艺术研究,2007(1):15-22. 被引量:4
-
4吕超.印度表演艺术与敦煌变文讲唱[J].南亚研究,2007(2):79-82. 被引量:4
-
5胡益民.从语词运用看《天都外臣序》作者问题[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8(2):37-41. 被引量:1
-
6张同胜.宋代募兵制与瓦舍勾栏的兴盛[J].菏泽学院学报,2008,30(6):91-94. 被引量:5
-
7李建栋.西域歌舞戏东渐与北齐戏剧之蜕变[J].民族文学研究,2011,29(1):15-23. 被引量:5
-
8万晴川.《醒世姻缘传》中的“得胜头回”及其他[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7(1):30-32. 被引量:3
-
9黄竹三.“参军色”与“致语”考[J].文艺研究,2000(2):58-67. 被引量:23
-
10廖奔.从梵剧到俗讲──对一种文化转型现象的剖析[J].文学遗产,1995(1):66-75. 被引量:17
-
1崔倩.浅议《宣和遗事》体裁[J].青年文学家,2016,0(5Z):34-34.
-
2程海涛.试论《宣和遗事》的思想性[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6(6):52-55.
-
3周广平.《拍案惊奇》的叙事视点研究[J].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4,0(12):87-89.
-
4马郢.简析宋江杀惜之动机在《宣和遗事》与《水浒传》中的差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5,0(8):5-5.
-
5曦钟.“二拍”思想艺术浅说[J].明清小说研究,1997(1):114-125.
-
6周定一.“水浒全传”校勘质疑[J].文学遗产,1955(70):1-1.
-
7张巧妮.《清平山堂话本》的叙事结构分析[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3(3):94-95.
-
8刘清渭.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舛叙两种《水浒传》版本[J].鲁迅研究月刊,1990(2):68-68.
-
9王天霞,罗雪萍,王齐虎.浅谈《宣和遗事》中的“尔”和“汝”[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1(11):71-73.
-
10高天.无图不成书[J].博览群书,1996,0(2):37-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