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究竟应该建立多少家电视台──对“电视热”的冷思考
被引量:3
出处
《电视研究》
1996年第3期24-26,共3页
TV Research
同被引文献22
-
1王美虹,邓向阳.论传媒产业结构调整的受众需求导向[J].电影评介,2006(9):73-74. 被引量:1
-
2赵德全.产业经营的改革实践及演进过程[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12):20-21. 被引量:1
-
3徐光春.关于广播影视“十五”规划和跨世纪发展[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0(12):4-8. 被引量:1
-
4[3][加]文森特·莫斯克.传播政治经济学[M].胡正荣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
5《关于电广传媒中止重组及制播分离》,引自张华立博客,http//blog.sina.com.cn/zhanghuali.
-
6《中国广播电视年鉴》,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第298页.
-
7《全国广播影视系统内部管理改革座谈会纪要》[J].广播电影电视决策参考,1998,(8).
-
8国家广电总局网站,http://www.sarft.gov.cn.
-
9任金洲.中国电视与市场经济对话[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3).
-
10张国良.传播学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引证文献3
-
1喻继军,王大员,张随成,胡志红.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媒体变革及教育呼应[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5):56-61.
-
2哈艳秋,苏亚萍,李祺冉,卜亚敏,何婧,叶梅.我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32(10):83-87. 被引量:14
-
3蔡景其.明星真人秀:创新模式给新时代下电视传媒发展带来新突破——当前真人秀节目发展现状探析[J].东南传播,2015(2):120-121.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18
-
1胡智锋,杨洪涛,王琨,周韵曦,余朦,刘波.2010年中国电视研究论文述评[J].当代电影,2011(3):47-59. 被引量:5
-
2严威,黄京华.中国广电传媒治理阶段与模式研究[J].当代传播,2012(5):46-48. 被引量:2
-
3喻国明,姚飞.项目制公司:电视节目制播分离的可行性模式探讨——基于操作层面的运营模式设计[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36(3):110-115. 被引量:8
-
4李佳.关于广播电视专用通信网综合利用展望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5,17(7):22-23.
-
5朱俊.民营电视节目产业链调研——以灿星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5,6(8):19-19. 被引量:2
-
6訾力超.体育危机公共关系与应对[J].新闻研究导刊,2015,6(8):66-68. 被引量:2
-
7陈丽敏.关于网络视听节目内容监管的探析[J].新闻传播,2015(6):79-79. 被引量:1
-
8李晓庆.如何创新真人秀节目[J].西部广播电视,2015,36(20):113-114.
-
9李晓斐.中国电视业:没有“电视”只有“剧”现象浅析[J].经济视野,2016,0(7):95-96.
-
10李菱.国内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现状及发展[J].青年记者,2016(17):60-60.
-
1姜丽彬.有线“热”的“冷”思考[J].电视研究,1995(1):51-52.
-
2刘力.对有线电视自办节目的探析[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7(12):40-41.
-
3张志公.编辑学讲话(四)[J].中国出版,1987(4):60-64.
-
4张雪平,李建国.试论有线电视新闻的“定位”[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8(5):55-56.
-
5郭宝新.关于进一步加强有线电视自办节目规范化管理的几个问题[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7(12):32-33.
-
6特约评论员.旗帜鲜明讲政治[J].档案,2017(3):1-1.
-
7胡智锋.我所看到的台湾电视[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8(5):60-63. 被引量:5
-
8台湾五家无线电视台正式推数字电视节目[J].广播电视信息,2004(6):14-15.
-
9陈正荣,汪志奇.无线、有线合并后管理机制的选择[J].电视研究,2002(9):63-65.
-
10中国的电视台[J].林业与生态,1997,0(2):28-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