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2期9-11,共3页
Journal of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同被引文献34
-
1朱孝远.现代历史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J].历史研究,1989(3):83-94. 被引量:6
-
2邹兆辰.当代中国史学对心理史学的回应[J].史学理论研究,1999(1):26-37. 被引量:16
-
3罗凤礼.心理史学与马克思主义史学[J].史学理论研究,1998(3):72-79. 被引量:7
-
4宋超.汉匈战争对两汉社会心态的影响[J].史学理论研究,1997(4):60-70. 被引量:6
-
5徐奉臻.群体心理历史学探微[J].求是学刊,1993,20(4):111-113. 被引量:3
-
6张广智.关于深化西方史学研究的断想[J].社会科学,1992(3):47-50. 被引量:9
-
7陈锋.论心理分析在历史研究中的应用[J].江汉论坛,1988(1):62-65. 被引量:2
-
8胡波.试论历史心理学及其研究对象[J].学习与探索,1988(2):124-129. 被引量:4
-
9裔昭印.心理学原理在历史研究中的应用[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17(2):98-101. 被引量:2
-
10林奇.研究封建社会史必须重视对帝王个性心理的分析[J].社会科学家,1988,3(5):61-62. 被引量:1
-
1萧阳.司马迁受宫刑而愤书的心理分析[J].甘肃社会科学,1991(5):128-128.
-
2朱更勇.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孙中山让位原因国内研究述评[J].柳州师专学报,2011,26(5):68-70.
-
3侯丕勋.“汗血马”诸问题考述[J].西北民族研究,1988(2):237-242. 被引量:3
-
4王俊奇.古代马背兵器——马矟[J].中华武术,2002(6):48-48.
-
5秦正为.从国家利益的角度——斯大林研究的一个新的视角[J].洛阳大学学报,2007,22(3):14-16.
-
6阎友兵.“根据实物资料来恢复历史原貌”不是考古学方法论──与俞伟超先生商榷[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0(1):71-73.
-
7李良玉.论思想史的研究方法[J].江苏社会科学,1998(1):92-98. 被引量:2
-
8毛巧晖.顾颉刚的民俗学理念[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23(1):75-77. 被引量:1
-
9杨丽媛.试论在中国抗战史研究中坚持社会矛盾研究方法[J].雪莲,2015,0(6Z):102-103.
-
10胡顺利.关于四川郫县东汉墓门石刻题字的看法[J].四川文物,1985(4):73-73.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