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天”是中国古代哲学典籍中常常出现的一个范畴.《说文解字》讲:“天,颠也.至高无上,从一大.”王国维《观堂集林·艺林六·释天》说;“古文天字,本象人形,……本谓人颠顶,故象人形.……所以独坟其首者,正特(著)其所象之处也.”然而这些都仅仅是从字形上对其本义所作的一种说明而巳,由此而衍生出的引申义还有很多.不过,当“天”被当作一个哲学范畴来使用的时候,它已是经过了哲学家逻辑思维对其繁芜庞杂义项的层层剔除和抽象,从而具有了更为普遍的指谓作用了.尽管如此,我们对于“天”也无法用一个判断来加以规定,因为它实在是一个充满了歧义和多义的范畴.中国古代哲学家们在这同一个语词形式下,赋予了它若干种不尽相同的义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