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打假急需“科技”来助阵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最近,某县工商部门在“打假”中,检查到一个体户的商品象假货,于是你用眼睛辨认,他用鼻子嗅闻,可折腾了一阵子,到底是真是假,一时也拿不准,反倒挨了店方的白眼和讥讽。 据了解,目前在县乡级担负“打假”重任的工商、检疫等职能部门,基本上没有什么检测设备,即使有也是“残缺不全”,相当落后。现在“打假”,主要仍靠人的“五官功能”来判断和识别,如看商标的制作工艺,看瓶盖封口的标记等等,而对“假冒伪劣”品的本质,难以说出个一二三来,以致售假货者常常以没有“依据”作借口,来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刁难查处人员。对假货的技术鉴定,往往要跑到省城去检测,既费时又费力,还人为地给假冒伪劣商品提供了转移、躲避“喘息”余地,延误了及时打击的速度。
作者 钟镇藩
出处 《发展》 1995年第10期3-3,共1页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