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的人才谋略思想已经形成理性化和个性化,以后历代的发展和演化,无不以此为基石.因此,探寻诸子百家中具有代表的儒、道、法、兵人才谋略的的基本特征和精神内涵,就成为研究民族传统文化定格的基本对象.虽然很难用量化的语言进行描述,但在捕捉基本特征的过程中给人一个总的轮廊,也许对我们了解诸家的异同以及自身正负面价值因素,不无裨益.任何一个思想流派的体系内部都存在着正面价值因素和负面价值因素,二者共同构成了内在的悖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家学派,其许多思想观念具有超越实际具体的历史发展阶段久远的人文价值意义,比如“仁者爱人”,成为具有进步历史作用的民本思想;比如“入世”的忧患意识,成为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比如强调群体意识,又形成民族文化中集体主义精神,这些都可以称为正面价值因素.而儒学中的“官文化”不仅在传统文化中居支配地位,而且在现实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人的意识和价值观方方面面渗透着,形成现代化的阻力.因此说,认识文化复合性的目的,就必须首先从每一流派体系的内在悖论着眼,去提取正面价值,扬弃负面价值.下面沿着人才谋略这一母题,分而述之.
出处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1995年第4期61-67,共7页
Journal of Tianjin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