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张承志论
被引量:
1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张承志曾在一本小说集的后记中写道:“我的小说是我的憧憬和理想,我的小说中的男主人公是我盼望成为的形象,我感动地发现我用笔开拓了一个纯洁世界;当我感觉到,自己在这里被净化,被丰富的时候,我就疯狂地爱上了自己的文学。”①在这里,文学与理想、可仿效的主体形象呈现出一种共生关系。文学创造了理想和主体形象。
作者
薛毅
出处
《上海文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65-74,共10页
Shanghai Literature
关键词
张承志
主体形象
文学创造
红卫兵
理想主义者
小说
知青
世界
信仰
草原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3
引证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83
1
李盛涛.
寻根的矫情与困惑——张承志和《北方的河》[J]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5):115-116.
被引量:2
2
姚新勇.
呈现、批判与重建——“后殖民主义”时代中的张承志[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2(1):118-124.
被引量:10
3
徐芳.
人与大自然关系的艺术思考——兼评近年来小说创作的一种倾向[J]
.文学评论,1985(1):23-32.
被引量:7
4
周凡,朱持.
人与自然——关于张贤亮、张承志创作的美学思考[J]
.文艺研究,1985(3):12-18.
被引量:3
5
黄发有.
游牧灵魂——张承志与草原文化[J]
.中国文学研究,1999(2):60-65.
被引量:4
6
龚刚.
“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抵抗:张承志个案[J]
.文艺争鸣,1999(3):58-66.
被引量:6
7
王光东.
民间的当代价值——重读《九月寓言》[J]
.文艺争鸣,1999(6):63-68.
被引量:9
8
李咏吟.
文体创造与张承志的小说体诗[J]
.当代作家评论,1996(1):105-112.
被引量:5
9
张远山.
张承志,一个旧理想主义者[J]
.当代作家评论,1996(1):113-118.
被引量:9
10
高秀芹.
重复与递变:从《金牧场》到《金草地》[J]
.小说评论,1996(5):41-44.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13
1
李盛涛.
寻根的矫情与困惑——张承志和《北方的河》[J]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5):115-116.
被引量:2
2
马平野,李德成.
理想的追寻者——重读张承志《北方的河》[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2):226-226.
被引量:1
3
黄发有.
复调的探询——张承志研究述评[J]
.回族研究,2006(3):92-98.
被引量:6
4
李松岳.
对“走向民间”的再反思--以《九月寓言》和《心灵史》为例[J]
.江西社会科学,2009,29(2):107-111.
被引量:1
5
雷前虎.
论张承志小说创作主体身份的嬗变——从《金牧场》改写谈起[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8):1-2.
被引量:1
6
项静.
游历西方与中国认同——重读张承志的《绿风土》[J]
.文艺理论与批评,2009(3):93-97.
被引量:1
7
吴三冬.
张承志论——论小说的思想轨迹[J]
.文艺争鸣,2009(6):113-119.
被引量:2
8
赵庆超,霍巧莲.
苦难的找寻与神性的超越——评北村的长篇小说《愤怒》[J]
.小说评论,2011(3):127-131.
被引量:1
9
魏嘉轩.
论张承志《北方的河》中的艺术体验[J]
.当代小说(下半月),2013(8):78-79.
10
岳雯.
再造“人民之子”——从抒情的角度看张承志前期小说[J]
.当代作家评论,2014(1):154-162.
二级引证文献
21
1
梁靖羚.
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学批评的伦理转向[J]
.华中学术,2023(4):21-29.
2
吴三冬.
张承志论——论小说的思想轨迹[J]
.文艺争鸣,2009(6):113-119.
被引量:2
3
徐兆寿.
张承志的文学世界[J]
.中国作家(文学版),2010(2):216-224.
4
窦中超.
从叙述学角度对《北方的河》解读[J]
.文学界(理论版),2010(3):6-6.
被引量:1
5
王贵禄.
为谁写作:论西部作家的底层意识[J]
.理论与创作,2010(3):19-24.
被引量:1
6
杨建军.
批判的“火”与“冰”——由张承志个案论当代作家如何确立批判意识[J]
.丝绸之路,2011(6):75-77.
7
刘金香.
矛盾与冲突——生态批评关照下的张承志小说创作[J]
.文教资料,2011(9):22-25.
8
赵庆超,霍巧莲.
苦难的找寻与神性的超越——评北村的长篇小说《愤怒》[J]
.小说评论,2011(3):127-131.
被引量:1
9
杨建军.
批判的“火”与“冰”——由张承志个案论当代作家如何确立批判意识[J]
.河西学院学报,2011,27(3):19-22.
10
倪红梅.
流亡的青春——张承志“青春姿态”写作研究述评[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1):131-136.
1
王月梅.
诗中数字的鉴赏[J]
.农业与技术,2003,23(3):147-148.
2
魏艳玲,周俊涛.
浅谈现当代文学的现实性和创造性[J]
.才智,2013(26):187-188.
被引量:1
3
黄涵.
花是微笑的草[J]
.泉州文学,2012(4):51-51.
4
王白石.
文人不容易得志[J]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2011(8):54-54.
5
朱家慧.
曹操令文中的主体形象[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33(2):97-99.
6
刘景莉.
《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的主体形象浅析[J]
.芒种(下半月),2013(4):135-136.
7
徐上峰.
唐代文人不得志[J]
.人才资源开发,2012(2):72-72.
8
葆乐心.
追寻痛苦的心灵:简论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J]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0(05X):21-22.
9
邓一笑.
做一棵树不容易[J]
.闽南风,2015,0(3):63-63.
10
张阳菊.
司马迁之于屈原[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8):71-71.
上海文学
1995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