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1期54-57,共4页
Journal of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同被引文献15
-
1包心鉴.论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政治发展[J].政治学研究,1996(1):1-7. 被引量:15
-
2施雪华.论社会转型与政府职能转变[J].天津社会科学,1995(2):19-26. 被引量:16
-
3朱力.中国社会转型临近关节点[J].南京社会科学,1994(2):1-4. 被引量:2
-
4赵仕品.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念的变革和引导[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21(2):128-134. 被引量:4
-
5阎志刚.社会转型与转型中的社会问题[J].广东社会科学,1996(4):86-92. 被引量:35
-
6祝福恩,董玉梅.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哲学特点及正确走向[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4):5-9. 被引量:1
-
7王永进,邬泽天.我国当前社会转型的主要特征[J].社会科学家,2004,19(6):41-43. 被引量:42
-
8[7]陆学艺,汝信,李培林.2005年社会蓝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25.
-
9郭德宏.我们该怎样看待社会转型[N].北京日报,2003-02-24(3).
-
10吴忠民.构建一个和谐社会[N].文汇报,2004—09—29.
二级引证文献46
-
1王永进.转型时期社会流动的主要特征[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6(1):107-109. 被引量:2
-
2王永进.试析当前转型时期社会流动的主要特征[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6,22(1):24-26. 被引量:1
-
3安川.新的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形势和现状分析[J].黑龙江史志,2011(15):57-58.
-
4郑琳琳.正确处理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5):90-91.
-
5王永进,杨梅.试析社会转型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J].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05,5(1):4-6. 被引量:1
-
6王永进.清末新政与社会转型[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5(3):83-85. 被引量:7
-
7谢嘉梁,易开刚.中国共产党探寻执政新路的历史自觉——近年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研究述评与对策思考[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1(4):11-15.
-
8王永进.当代社会转型过程的人格的异化——以《沧浪之水》的人物转变为视角[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4):20-22. 被引量:4
-
9王永进,杨梅.试析社会转型与执政能力建设[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1):38-40. 被引量:3
-
10阙贵频.论当代大学生社会化的主要特征[J].百色学院学报,2007,20(2):111-114. 被引量:5
-
1努力改善非公有制企业中党组织工作的条件[J].党建文汇(上半月),2006(2):9-9.
-
2张威.构建和谐社会动力机制的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1):8-9.
-
3刘军.工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途径探析[J].神州,2016,0(32):163-163.
-
4常蔷薇.健全社会动力机制与平衡机制 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3(3):1-3.
-
5时代要求 人民期待 政府使命[J].新湘评论,2008(2):6-15.
-
6韩强.论全面从严治党的社会动力机制构建[J].理论探讨,2017(1):10-14. 被引量:2
-
7史军,刘宝芬.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政府职能的转变[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5,32(5):6-10. 被引量:2
-
8单羽.经济人假设与政府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建构[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5(7):30-33. 被引量:4
-
9张淑珍.深化改革与构建社会良性运行机制[J].人民论坛(中旬刊),2015,0(11):37-39. 被引量:1
-
10范文.中国梦与政府治理现代化[J].行政管理改革,2015(5):4-7.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