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人同种异体脾LAK细胞治疗晚期恶性肿瘤52例临床观察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本文在人胎脾细胞LAK活性诱导,增殖反应能力的基础上,探讨了人胎脾LAK细胞制备,质量控制及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可靠性及疗效。共治疗52例晚期恶性肿瘤病人。结果显示:全部病人都有不同程度地改善了一般症状和体征,提高了生活质量,对减轻癌性疼痛和消除癌性胸腹水效果明显。52例患者中,完全缓解6例(11%),部分缓解14例(27%).作者认为:该疗法与国内同类方法相比,以人胎脾细胞作为LAK前体细胞,取代了传统的自体或异体外周血淋巴细胞,LAK细胞获取量大,治疗效果肯定,副作用轻,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出处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1995年第2期76-77,共2页 Journal of Chinese Practical Diagnosis and Therap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7

  • 1郭亚军,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87年,1期,19页
  • 2祝念林,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87年,8卷,3期,24页
  • 3汤钊猷,普外临床,1987年,2卷,1期,39页
  • 4吴孟超,普外临床,1987年,2卷,1期,32页
  • 5王红阳,中华消化杂志,1985年,5卷,3期,164页
  • 6范耀山,李璞,孙永宁,王玉利,王秀玉,邢春华,邢志华,李家栋.人体肺腺癌细胞系AGZY83-a的细胞遗传学研究初报[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1985(01).
  • 7董荣春,周荣华,吕发度,陶文照.SMMC-7721人体肝癌细胞株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的初步观察[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80(01).

共引文献1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