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黎锦熙先生年谱
被引量:
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黎锦熙先生年谱黎泽渝一八九0年(零岁)先父黎锦熙,(字:君缉,君助,伯听。号:绍希,后改助西,助亦作邵、少。别号:鹏庵,庵亦作广、厂,或安。笔名:无名,瑟涧斋主人。),一八九0年二月二日(清光绪十六年庚寅正月十三日)生于湖南省湘潭县晓霞镇石潭坝。其族...
作者
黎泽渝
出处
《汉字文化》
CSSCI
1995年第2期55-62,共8页
Sinogram Culture
关键词
黎锦熙
注音字母
国语罗马字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辞典编纂
汉字
国语运动
《新著国语文法》
汉语语法
北京师范大学
分类号
K825.4 [历史地理—历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6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66
1
姚远.
抗战年代的西大教授黎锦熙[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5(1):130-130.
被引量:3
2
李鼎文.
记西北师范学院黎锦熙、李嘉言、丁易先生二三事[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26(6):9-12.
被引量:4
3
何芝铭.
简述我国语文教学法的历史发展[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9(4):86-88.
被引量:1
4
白吉庵.
杨树达《积微居日记》(节录)[J]
.文献,1985(3):111-128.
被引量:5
5
刘育敦.
刘半农日记(一九三四年一月至六月)[J]
.新文学史料,1991,0(1):23-39.
被引量:18
6
熊贤君.
教育开发西北:李蒸的理论与实践[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6(5):36-39.
被引量:5
7
黎泽渝.
勇于创新 不断开拓——纪念先父黎锦熙先生逝世20周年[J]
.渭南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13(1):16-27.
被引量:3
8
康咏秋.
黎锦明传[J]
.新文学史料,2000(2):65-82.
被引量:1
9
朱士嘉.中国方志名家论选[M].史志文萃.武汉:湖北大学,1986.
10
余正东,黎锦熙,吴致动.民国洛川县志[A].中国地方志集成(陕西府县志辑)[C].南京:凤凰出版社,2000.
引证文献
7
1
刁文伟.
黎锦熙致刘半农信札识读与考略[J]
.常州文博论丛,2021(1):138-144.
2
彭文忠.
从“黎氏八俊”看湖湘文化精神[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29(5):128-132.
3
赵娟.
《方志今议》的学术价值及其作者的学养功力[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32(3):93-95.
被引量:1
4
尚季芳.
抗战时期内迁高校与西北地区现代化——以国立西北师范学院为中心的考察[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9(5):15-23.
被引量:6
5
莫超.
黎锦熙先生在西北时期的汉语方言著述研究[J]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2017(1):203-211.
被引量:3
6
孙杰,龚孟伟.
黎锦熙“自动主义”阅读教法观及其启示[J]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8,32(4):197-202.
7
王春叶.
黎锦熙先生赠书中的签名本考述[J]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9,0(8):83-90.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尚季芳,华信辉.
西迁精神与西北师范大学[J]
.北京教育(高教),2020(1):46-49.
被引量:2
2
姜炎峰,千庆兰,冯斌.
校园开放空间的重塑探讨——以西北师范大学老校园为例[J]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4(4):73-79.
被引量:2
3
王永城,吕永玲.
地方志的采集、管理与应用[J]
.东方企业文化,2013(5S):137-138.
4
苏卢健.
2017年方志学理论研究综述[J]
.上海地方志,2018,0(3):18-29.
被引量:3
5
康越良.
民国时期甘肃开发史研究综述(1980~2020)[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20,40(6):98-104.
6
张璐.
《方志今议》与汉中地方志之方言篇修纂:路径与思考[J]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0(1):34-38.
被引量:1
7
张东亚.
大学迁徙与我国高等教育的空间分布变迁[J]
.国际高等教育,2022(1):6-15.
8
王文卓,莫超.
语言共同体的形成及其价值取向[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49-54.
被引量:4
9
尚季芳,杨喜红.
北师大及西北师院对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制度的贡献(1902—1949)[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24(5):51-59.
10
张晓华.
西北联大师德教育理念及实践探析[J]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42(5):77-85.
1
沉痛悼念夏鼐同志[J]
.考古学报,1985(4):403-406.
2
冰寒.
神秘将军——李克农[J]
.党史纵横,2005(11):49-50.
3
胡绳玉.
一枚“中山大辞典编纂处”印章[J]
.世纪,2006(1):76-76.
4
李可亭.
论钱玄同的语言文字改革与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8(6):85-89.
被引量:1
5
沉痛悼念吕叔湘先生[J]
.语文建设,1998,0(5):31-31.
6
莫志斌,梁志明.
“五四”新文化运动:推动中国语言文化发展的努力[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39(1):123-127.
被引量:2
7
姚远.
抗战年代的西大教授黎锦熙[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5(1):130-130.
被引量:3
8
刘芳,许晓晴.
一位语言学家的画像——评《孟维智语文选集》[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4(4):125-129.
9
赵贤德,冯寿忠.
民国时期苏南语言学家对汉字读音政策的影响[J]
.江南论坛,2015(3):59-61.
10
王玉辉.
黎锦熙:20世纪语言学和语文教学革新与建设的先驱[J]
.辽宁教育,1999,0(6):36-36.
汉字文化
1995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