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垄作稻-菌-鱼立体种养技术探索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充分利用垄作水稻田生态系统和结构,将稻-菌-鱼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亩可增产9.81%,收获鲜鱼52.5kg,采收平菇(榆黄菇)80kg,增加收入354.7元。
作者
栾云
王圣田
机构地区
二九○分公司农业科技中心试验站
出处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年第14期97-97,共1页
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关键词
垄作稻
稻田养鱼
养菇
立体种养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TS254.4 [轻工技术与工程—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3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1
1
张皆禄,李少泉.
水稻垄作栽培增产效应成因研究[J]
.广西农学报,1994,0(1):1-9.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2
1
周静,马国辉,龙继锐,陈敏.
栽培模式对超级杂交晚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
.农业科技通讯,2008(6):68-72.
被引量:1
2
易镇邪,朱伟文,周文新,陈平平,王晓玉,屠乃美.
土壤耕作方式对湘南晚稻产量形成、米质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作物研究,2018,32(2):97-101.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33
1
魏朝富,高明,车福才,邓春.
浸润垄作稻田土壤生态系统的研究[J]
.生态学杂志,1993,12(3):26-30.
被引量:9
2
王庆保,唐志华,曹斌,刘如清.
垄作稻—萍—鱼—菇的效益及对土壤肥力影响的研究[J]
.土壤通报,1993,24(4):163-166.
被引量:3
3
王同朝,王燕,卫丽,王俊忠,聂胜委,刘书伟.
作物垄作栽培法研究进展[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39(4):377-382.
被引量:43
4
崔光辉,卞尚道,梁嘉陵.
水稻垄作稻—菇—鱼立体共生复合群体结构模式的研究[J]
.现代化农业,1996(4):7-8.
被引量:13
5
高洪生.
北方寒地稻田养鱼对农田生态环境的影响初报[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7):470-472.
被引量:31
6
黎桂才,廖湘光.
垄稻沟鱼的增产效果及原因分析[J]
.广西农业科学,1990,22(2):14-17.
被引量:3
7
吴向东.
稻田垄作稻萍鱼立体种养技术[J]
.新农村,1999,0(2):8-9.
被引量:1
8
谢德体.
水田自然免耕技术的应用推广经验[J]
.畜牧市场,1989,0(4):40-42.
被引量:1
9
袁俊吉,马永玉,周鑫斌,蒋先军,谢德体.
稻田生态系统对污水中无机态氮的消纳[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1(9):7-14.
被引量:11
10
魏朝富,高明,车福才,邓春.
垄作免耕下稻田土壤团聚体和水热状况变化的研究[J]
.土壤学报,1990,27(2):172-178.
被引量:39
引证文献
1
1
郭慧娟,傅志强,李超,何保良,严玲玲,徐莹,龙攀.
垄作稻田在生态种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生态学杂志,2020,39(7):2416-2425.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
8
1
王忍,黄璜,陈烈臣,张印,马微微,黄庆明,廖娟,孙权.
湖南稻田生态种养水稻品种优选研究[J]
.作物研究,2021,35(2):151-155.
被引量:3
2
唐志伟,周文涛,王勃然,钟康裕,熊瑞,龙攀,徐莹,傅志强.
垄厢栽培对水稻根系特性与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2021,40(12):3961-3969.
被引量:5
3
梁玉刚,胡文彬,刘烨,李咏谊,方宝华.
中国垄作栽培模式的研究进展[J]
.生态学杂志,2022,41(7):1414-1422.
被引量:8
4
钟康裕,唐志伟,熊瑞,周文涛,张雅兰,欧阳宁,龙攀,徐莹,傅志强.
垄厢栽培对水稻根系及土壤肥力的影响[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48(6):631-637.
被引量:1
5
夏玉莹,李红宇,王志君,范名宇,赵海成,孟凡荣,任亿.
不同耕作方式对寒地水稻产量品质及土壤有机质组分的影响[J]
.福建农业学报,2023,38(5):530-536.
被引量:1
6
马微微,黄璜,陈灿,任勃,王忍,袁娇,张印,欧林志,马昀君,罗雨聪.
厢作稻鱼鸡共生对水稻群体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2023,42(9):2212-2217.
7
梁玉刚,余政军,赵杨,匡炜,戴力,旷娜,方宝华.
稻田养鱼模式综述[J]
.生态学杂志,2023,42(11):2747-2755.
被引量:2
8
尹仲毅,马黎华,李兆磊,冯桦,蒋先军.
高温条件对不同耕作模式紫色水稻土水、热、盐的影响[J]
.草业学报,2024,33(5):80-91.
1
石霞.
高效益榆黄菇技术[J]
.专业户,2000(5):38-38.
2
李华.
榆黄菇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
.食用菌,2008,30(6):45-46.
被引量:6
3
文武,乔斌.
食用菌仿野生栽培新技术[J]
.科技致富向导,2005(10):18-18.
4
李光强,赵静,庞献伟,庞茂旺,尹素芬,赵鑫,郑方强.
异型眼蕈蚊生物学特性及几种杀虫剂的药效试验[J]
.食用菌,2009,31(5):64-66.
5
田映丽,张明.
内江构建大学生村官创业服务体系[J]
.村委主任,2013(14).
6
陈义甫.
绿茶杀青工艺技术探索[J]
.蚕桑茶叶通讯,1994(3):26-27.
被引量:1
7
刘蓉,叶能静,韩萌,范尹译,李建辉,肖岚,易宇文,郝学财.
卤油微胶囊的制备[J]
.中国调味品,2016,41(2):85-87.
被引量:1
8
金寿珍,罗龙新.
绿茶加工的保绿技术探索[J]
.中国茶叶,1996,18(3):6-7.
9
阳光.
榆黄菇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
.农业知识(瓜果菜),2014,0(10):39-39.
10
朱凤妹,杜彬,李军,高海生,曹瑞.
榆黄菇多酚氧化酶的性质及抑制研究[J]
.食品科技,2008,33(6):19-22.
被引量:5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年 第1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