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本土传统心理学的两种存在水平
被引量: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土传统心理学的两种存在水平葛鲁嘉我已经初步研讨了本土的传统心理学与实证的科学心理学之间的分野和关联,①确定了本土的传统心理学是经典的和前科学的心理学,它应该包括实证的科学心理学以外的各种心理学传统。实际上自从有了人类,有了人类的意识开始,人就有了对...
作者
葛鲁嘉
机构地区
吉林大学哲学系
出处
《长白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30-34,共5页
Changbai Journal
关键词
常识心理学
科学心理学
哲学心理学
传统心理学
心理生活
民俗心理学
心理学哲学
心理学家
本土心理学
心理科学
分类号
B84 [哲学宗教—心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1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72
同被引文献
71
1
葛鲁嘉,陈若莉.
当代心理学发展的文化学转向[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39(5):79-87.
被引量:61
2
葛鲁嘉,高荣.
中国本土传统心理学的内省方式及其现代启示[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37(6):25-30.
被引量:34
3
段建华.
主观幸福感概述[J]
.心理科学进展,1996,6(1):46-51.
被引量:370
4
彭运石.
论自我意识与非我意识[J]
.教育研究与实验,1991(1):29-33.
被引量:1
5
马斯洛,徐启宇,吴庆麟.
有关生长和自我实现心理学的若干基本观点(续)[J]
.教育评论,1987(1):65-69.
被引量:1
6
葛鲁嘉.
本土的传统心理学与实证的科学心理学的关联[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4,34(2):27-32.
被引量:9
7
葛鲁嘉.
本土的经验心理学与实证的科学心理学的分野[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3,33(5):64-70.
被引量:1
8
林崇德,俞国良.
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过程和道路[J]
.心理科学,1996,19(4):193-198.
被引量:49
9
孙小礼.
可续发展与科学技术[J]
.哲学动态,1995(5):32-32.
被引量:1
10
葛鲁嘉.
中国本土传统心理学术语的新解释和新用途[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9(3):3-8.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9
1
葛鲁嘉,周宁.
从文化与人格到文化与自我──心理人类学研究重心的转移[J]
.求是学刊,1996,23(1):27-31.
被引量:21
2
葛鲁嘉.
常识形态的心理学论评[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2(6):715-718.
被引量:11
3
罗景莉,高超.
常识心理学与认知心理学的关系[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28(1):94-98.
被引量:2
4
张海钟,姜永志.
试论文化心理学与区域心理学的差异及契合性[J]
.邯郸学院学报,2009,19(1):105-108.
被引量:3
5
王静琼,张菡.
本土心理学当前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7(3):55-58.
6
姜永志,张海钟.
中国心理学的本土化转变与探索[J]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09,9(5):34-35.
被引量:2
7
郭永玉.
超个人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J]
.国外社会科学,2001(3):39-42.
被引量:13
8
武守强,梁宇.
幸福感本土化研究现状分析[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6,33(11):24-30.
被引量:1
9
葛鲁嘉.
心理学的五种历史形态及其考评[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2(2):20-23.
被引量:23
二级引证文献
72
1
宋晓东,叶浩生.
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道路:理论整合的视角[J]
.社会科学,2007(11):104-108.
2
葛鲁嘉.
当代社会人的心理生活的质量与提升[J]
.长白学刊,2007(6):30-34.
被引量:3
3
李伟.
超个人心理学的兴起以及其主要理论[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3(7):240-241.
4
葛鲁嘉.
常识形态的心理学论评[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2(6):715-718.
被引量:11
5
葛鲁嘉.
心理生活论纲——关于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另类考察[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4(2):112-117.
被引量:22
6
郭永玉.
维尔伯的整合心理学[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23(1):51-56.
被引量:9
7
葛鲁嘉.
类同形态的心理学总评[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2(3):95-98.
被引量:2
8
葛鲁嘉.
本土心性心理学对人格心理的独特探索[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3(6):125-130.
被引量:16
9
葛鲁嘉.
哲学形态的心理学考评——心理学的五种历史形态考察之二[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7(4):76-79.
被引量:2
10
葛鲁嘉.
浅论心理学技术研究的八个核心问题[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4(4):34-38.
被引量:3
1
葛鲁嘉.
中国本土传统心理学术语的新解释和新用途[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9(3):3-8.
被引量:10
2
常识形态的心理学评论[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2(6).
3
周宁.
心理学的三种存在水平[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2(3):91-95.
4
葛鲁嘉.
常识形态的心理学论评[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2(6):715-718.
被引量:11
5
张晓明.
中西心理学传统中“乐”的比较研究[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7(1):79-82.
被引量:2
6
李洪.
心理学与人的本质观[J]
.心理学探新,1987,12(4):38-44.
被引量:1
7
宋文里.
当代文化心理学的缘起及其教育意义——美国心理学会前主席布鲁纳《教育的文化》评述[J]
.民族教育研究,2010,21(6):23-29.
被引量:9
8
丛晓波.
心理学的社会性回归[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122-127.
被引量:8
9
王向峰.
童年时代的地方文化影响[J]
.芒种,2015(1):56-57.
10
宋兴川.
对心理学方法科学性的思考[J]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S1):126-127.
长白学刊
1995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