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电视研究》
1994年第1期46-46,共1页
TV Research
同被引文献49
-
1吴炫.再论“第三种批抨”方法[J].文艺理论研究,1998(1):7-15. 被引量:1
-
2印证,弭秀玲.电视与城市社会[J].社会学研究,1986(5):48-56. 被引量:2
-
3尹鸿.世纪转型: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时代[J].电影艺术,1997(1):22-26. 被引量:39
-
4巩伟.MTV的艺术魅力[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6(3):73-76. 被引量:4
-
5郑征予.电视纪录片的哲学思考[J].新闻大学,1995(3):54-56. 被引量:1
-
6卢惠民.媒介的商品属性与“商业化”误区[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5(11):47-49. 被引量:1
-
7王干.新“十批判书”之五——一个幽灵:自省或批判——新潮文艺中的“文革”阴影[J].文艺争鸣,1994(1):62-66. 被引量:2
-
8靳韬光.对转变观念的思考[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4(2):31-33. 被引量:1
-
9蔡毅.电视文化的勃兴对当代审美观念的影响[J].云南学术探索,1993(3):31-32. 被引量:1
-
10刘春.法兰克福学派与大众文化批判[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1992,17(3):62-72.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10
-
1王晶.高中音乐课程性质再议[J].音乐时空,2016,0(7):125-126.
-
2谢黎华.人文视野下地域音乐文化的教学改革——教学实践中应彰显“人文”特征[J].当代音乐,2016(22):32-33. 被引量:3
-
3王甜甜.中学音乐起始课教学的几点探索[J].北方音乐,2017,37(21):143-143.
-
4熊文佳.上海老歌中“歌女”形象矮化的原因分析[J].戏剧之家,2020(28):42-43.
-
5薛毅帆,曹培鑫.文化政治视角下“新媒介贬损”现象的成因探析[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0(1):90-96.
-
6曹培鑫,薛毅帆.中国共产党百年宣传实践中的视觉传播:历史脉络、审看范式与问题框架[J].编辑之友,2021(6):34-40. 被引量:1
-
7曹培鑫,宋启明,薛毅帆.超越“媒介事件”:重访开国大典实况转播[J].新闻界,2021(8):28-37. 被引量:4
-
8吴跃华.论音乐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问题[J].中国音乐教育,2023(7):67-71.
-
9喻意.20世纪末以来中国音乐教育哲学发展研究[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22(3):133-146.
-
10李睿.中国音乐教育哲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及发展[J].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2019(1):92-93. 被引量:1
-
1杨阳,方清.今日水墨 全国中国画名家作品巡回展侧记[J].安徽新戏,2002(3):58-63.
-
2周玥.王冲霄:扎溪卡的微笑[J].大武汉,2014,0(15):94-94.
-
3徐型.论丰子恺绘画与漫画和中国画之关系[J].美术观察,2007(4):104-106. 被引量:1
-
4孟国峰.寂静的孤独[J].读者欣赏,2013,0(1):121-121.
-
5刘放.来自儿童电视剧创作的呼声[J].电视研究,1994(9):44-45. 被引量:1
-
6刘禹.噩梦醒来是黑夜[J].艺术评论,2004(9):28-29.
-
7赵帝勇.改版改版,《东方时空》要变脸[J].当代电视,2000(12):7-8.
-
8马相武.从《雷雨》改编看文化素质[J].中国电视,1997(9):32-33. 被引量:2
-
9赵平.美好的情怀 美好的歌——(前)“苏联歌曲与我”之三[J].音乐爱好者,1994,0(5):30-31.
-
10乔迁.吴为山雕塑作品[J].装饰,2004(7):48-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