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云梦学刊》
1994年第4期60-67,共8页
Journal of Yunmeng
同被引文献88
-
1程培元,钟玖英.王希杰学术探索之路50年[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6(2):111-116. 被引量:1
-
2阎立钦.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J].教育研究,1999,20(1):55-57. 被引量:39
-
3潘灵剑.劳伦斯诗歌创作散论[J].当代外国文学,1999,20(3):137-142. 被引量:6
-
4朱峰,陈佩弦,王慧,熊红丽.继承 超越 反思 重建──《语言文字应用》语言观讨论述评[J].语言文字应用,1996(4):22-29. 被引量:4
-
5周洪波.新词语的预测[J].语言文字应用,1996(2):73-78. 被引量:32
-
6索振羽.索绪尔的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是正确的[J].语言文字应用,1995(2):73-76. 被引量:51
-
7王希杰.汉语的规范化问题和语言的自我调节功能[J].语言文字应用,1995(3):9-15. 被引量:67
-
8王希杰.深化对语言的认识,促进语言科学的发展[J].语言文字应用,1994(3):9-15. 被引量:25
-
9李葆嘉.论索绪尔符号任意性原则的失误与复归[J].语言文字应用,1994(3):22-28. 被引量:83
-
10王希杰.语言和言语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J].汉语学习,1994(5):15-17. 被引量:7
引证文献15
-
1赵家新.王希杰的语言观[J].池州学院学报,1995,15(2):17-25. 被引量:2
-
2邵子华.关于语文本体的哲学思考[J].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5(6):4-7. 被引量:1
-
3徐思益,王希杰.索绪尔、索绪尔学说和中国理论语言学[J].语言科学,2006,5(1):62-68. 被引量:3
-
4李昌其.从显语言和潜语言看劳伦斯《蛇》中的自我形象[J].怀化学院学报,2006,25(9):133-136.
-
5于全有,纪飞.语言本质问题研究境界的拓展与提升——王希杰先生的语言本质观述评[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1):129-133. 被引量:3
-
6徐思益.王希杰对索绪尔学说的发展[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19-122. 被引量:1
-
7钱加清.语文课程性质问题的审视与省思[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2(2):65-71. 被引量:1
-
8赵家新.重建语言之宫——王希杰语言观新论[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6,0(2):35-39.
-
9何胜勇.从语言的本质谈日语教学[J].西部皮革,2017,39(8):171-172.
-
10周林.论司法过程中的事实解释与法律解释——以语言为桥梁[J].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2016(1):131-149.
二级引证文献20
-
1贺剑武,汪凤丹.基于马尔可夫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市场前景预测研究——以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为例[J].大连大学学报,2022,43(1):60-66. 被引量:1
-
2冯燕.浅谈索绪尔语言学思想[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5):124-124.
-
3朱峰.显性和潜性——语言学中的新概念[J].池州学院学报,1996,16(4):27-31. 被引量:2
-
4严才仁措.“四个世界”与修辞[J].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12,30(3):11-16.
-
5宋惠娟.论歇后语的同义手段[J].长治学院学报,2013,30(6):65-68.
-
6徐飞.基于语言本质视角的大学英语教学反思[J].大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5,54(1):67-70. 被引量:1
-
7高婷婷.PPT在中学语文教学使用中的问题及建议——以江苏省为例[J].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5(12):98-100. 被引量:1
-
8徐晟.关于鲁迅话题的再思考[J].课外语文(下),2015,0(12):38-38.
-
9朱丹.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究竟是什么[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7,31(7):35-43. 被引量:7
-
10郭华东.略论英语的哲学本质及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指导意义[J].文史月刊,2012,0(A08):106-106.
-
1邓国栋,张焱.限定现代汉语词汇范围的理论框架─—评刘叔新的描写主义词汇观[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15(2):81-85.
-
2辰戈.中国语文研究40年学术讨论会在京举行[J].语文建设,1992(6):48-48.
-
3董菊初.谈谈标题中“及其”的运用[J].语文建设,1993,0(7):15-17.
-
4黄涛.“着”能否这样用[J].语文建设,1991,0(7):44-44.
-
5周荐.同义词语聚合是否须语法属性一致[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1994,25(2):54-58. 被引量:4
-
6岑运强.语言研究的分期和特点[J].外国语言文学,1989,8(Z2):1-7. 被引量:1
-
7徐志民.语义单位的确定和定名问题[J].云梦学刊,1998,19(3):70-74. 被引量:3
-
8王凌之,崔艳嫣.语义成分分析法解析[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4(4):87-87.
-
9张光明.关于中外符号学研究现状的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5(5):1-5. 被引量:12
-
10邓国栋.关于确定现代汉语词汇范围的理论原则——评刘叔新的描写主义词汇观[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0(1):36-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