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珍惜我们这片脆弱贫瘠的喀斯特环境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贵州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究竟有什么特点?喀斯特山区环境综合承载能力如何?贵州喀斯特生态环境的危机是否已经迫在眉睫,它与贵州经济发展究竟有什么关系,本文就此提出一些看法。一。
作者
毛健全
机构地区
贵州工学院
出处
《环保科技》
1989年第2期2-6,共5页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喀斯特山区
喀斯特环境
生态环境
喀斯特地貌
碳酸盐岩
经济发展
土地资源
侵蚀模数
酸不溶物
喀斯特区
分类号
X [环境科学与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7
1
龙健,李娟,黄昌勇.
我国西南地区的喀斯特环境与土壤退化及其恢复[J]
.水土保持学报,2002,16(5):5-8.
被引量:38
2
万国江.
论贵州资源环境[J]
.贵州环保科技,1996,2(1):1-6.
被引量:7
3
朱安国.
山区水土流失因素综合研究[J]
.贵州环保科技,1996,2(3):1-5.
被引量:4
4
柴宗新.广西石灰岩山丘区水土流失特征分析[J]中国水土保持,1988(11).
5
陈履安.
重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J]
.贵州地质,1998,15(1):71-78.
被引量:4
6
何邵麟.
贵州表生沉积物地球化学背景特征[J]
.贵州地质,1998,15(2):149-156.
被引量:48
7
杨明德.
论喀斯特环境的脆弱性[J]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1990,2(1):21-29.
被引量:145
引证文献
3
1
李娟,汪境仁,龙健.
贵州岩溶山区国土资源环境问题的基本特征[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6(1):84-85.
被引量:5
2
李坡.
喀斯特地区过度开发土地资源的环境变异[J]
.贵州科学,1996,14(3):27-33.
被引量:6
3
陈履安.
贵州国土资源环境问题的基本特征[J]
.地域研究与开发,1999,18(1):74-76.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3
1
陈履安.
重元素的甲基化合物及其在自然环境中的分布[J]
.贵州地质,2004,21(3):194-201.
2
韦复才,周游游.
西南岩溶区生态地质环境特点及生态恢复重建策略[J]
.中国岩溶,2005,24(4):282-287.
被引量:23
3
韦复才,周游游,唐健生.
西南喀斯特山区生态系统退化成因及其恢复治理途径[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2(4):49-54.
被引量:3
4
Fan Jiangang .
Grey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rain output and major input factor in Guizhou Province:1983-2005[J]
.Ecological Economy,2007,3(3):257-265.
被引量:2
5
张婕,苏维词,张凤太.
新农村建设下的贵州岩溶山区农村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768-4770.
6
梁成浒.
循环经济与贵州立法研究[J]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3):58-62.
7
何维彬.
岩溶山区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及效益[J]
.农业装备技术,2009,35(3):57-59.
8
马丽.
石泉县水土保持工作探讨[J]
.陕西水利,2011(1):174-175.
9
程昊,孙世群.
喀斯特山区高速公路高边坡路堑生态防护[J]
.交通建设与管理,2008,0(9):69-71.
10
朱克亮.
贵州喀斯特石山植被的自然恢复——以公路裸岩陡边坡为例[J]
.山地学报,2011,29(6):713-720.
被引量:10
1
杨明德.
论喀斯特环境的脆弱性[J]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1990,2(1):21-29.
被引量:145
2
聂跃平.
贵阳城市喀斯特环境变化特征[J]
.贵州地质,1992,9(4):370-376.
被引量:2
3
黄家琰,杨绍章.
贵州矿山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的思考[J]
.能源与环境,2011(6):75-77.
被引量:6
4
彭建,王剑.
岩溶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对策[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9(2):76-81.
被引量:2
5
李应.
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的成因及治理对策[J]
.现代化农业,2014(11):27-29.
被引量:1
6
庞增铨,吴正禔,陈桂芳.
乌江—赤水河流域喀斯特环境水资源质量特征研究[J]
.贵州环保科技,2000,6(1):51-55.
被引量:1
7
龙健,李娟,黄昌勇.
我国西南地区的喀斯特环境与土壤退化及其恢复[J]
.水土保持学报,2002,16(5):5-8.
被引量:38
8
杨黔生.
可持续发展与贵州喀斯特生态建设的环境保护途径[J]
.贵州环保科技,1999,5(3):44-48.
被引量:1
9
硅酸盐矿物的酸不溶物无定形SiO2[J]
.硅铝化合物技术资料,1999(2):33-35.
10
杨英,蒋良富.
贵州经济发展对环境效应的影响研究[J]
.全国商情,2011(4X):10-11.
被引量:1
环保科技
1989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