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淮北梆子戏流行于安徽淮北的沙河(即颍河)流域一带,它是以沙河调为演唱曲词的地方戏曲,是阜阳地区土生土长的艺术产物。过去的阜阳两河口,是水运船只集中的地方,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船民有的对文艺很热爱,自己能拉会唱,尤其是大帮船,自己都带有笙管弦笛及说唱歌伎,他们往往在停留休息期间演唱自乐,有时也上岸活动,与当地民间艺人一起演唱。因此,民间艺人在当地的民歌小调的基础上吸收了很多外地的不同曲调丰富了自己。到了宋、金杂剧时期,秦腔东流,影响波及到山东、河南、河北、安徽等许多地方。阜阳沙河流域的人们在此时代风气的影响下,也就自觉不自觉地学唱秦腔。但因元朝统治者曾下令灭废高腔,使得弋阳腔、秦腔。
出处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Z1期159-162,共4页
Journal of Fuya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