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调控作用。当学生思维有悖教学目的时,应适时加以调整和控制,引导学生修正思路。 教学《诺言》一文时,有个学生提出:那群大孩子回家,为什么不招呼一下“站岗”的小孩,教师未及表态,学生都抢先发表各自奇特的猜想。有的说:他们把“站岗”的小孩给忘了;有的说:他们故意作弄那个小孩;有的说:他们估量自己去了,那小孩也会自动撒岗回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这时,教师用“控制论”原理,把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调控到认真阅读书本上来:“你们能从课文中找出依据来吗”? 学生认真阅读课文,仔细推敲词句,纷纷寻找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