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单双音节动作动词充当句法成分功能差异考察
被引量: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1.引言1.1 单音节动作动词是全民族经常使用、为一般人所共同理解的基本词,而双音节动作动词大都产生较晚,是“五四”以后才大量出现的一种新兴词。二者功能不尽相同,但迄今为止,似未见有系统的论述。本文拟从充当句法成分的角度,考察单双音节动作动词的功能差异。
作者
张国宪
出处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3期116-123,共8页
Journal of 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双音节
句法成分
功能差异
动态助词
现代汉语
名词性
类词
结构助词
程度副词
戴浩一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68
引证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27
参考文献
1
1
朱德熙.现代书面汉语里的虚化动词和名动词[A]第一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1985.
同被引文献
168
1
冯胜利,刘丽媛.
语体语法的生物原理与生成机制[J]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2020(2):76-103.
被引量:22
2
储泽祥.
数词与复数标记不能同现的原因[J]
.民族语文,2000(5):58-64.
被引量:28
3
陈青松.
“数+大+NP”结构的选择性[J]
.汉语学报,2011(1):16-24.
被引量:5
4
罗自群.
现代汉语双音节名词、动词、形容词的跨类表现[J]
.汉语学报,2011(2):6-13.
被引量:11
5
汪维辉.
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的若干问题[J]
.南开语言学刊,2007(1):88-94.
被引量:26
6
任鹰.
静态存在句中“V了”等于“V着”现象解析[J]
.世界汉语教学,2000,14(1):28-34.
被引量:35
7
文旭.
国外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观[J]
.外国语,1999,22(1):35-41.
被引量:191
8
张能甫.
汉语基本词汇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6(2):90-95.
被引量:11
9
端木三.
重音理论和汉语的词长选择[J]
.中国语文,1999(4):246-254.
被引量:114
10
冯胜利.
论汉语的“自然音步”[J]
.中国语文,1998(1):40-47.
被引量:226
引证文献
14
1
张平,桑丛丛.
单双音节动词的词频、同素与同义关联研究[J]
.华文教学与研究,2011(3):78-85.
被引量:3
2
杨晨.
述宾短语向“介宾+的+动词”变换的条件[J]
.北方文学(中),2012(8):105-107.
3
丁喜霞.
基于语料库的现代汉语单双音节常用词比较研究构想[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14(5):79-87.
被引量:8
4
张军.
现代汉语动词作状语的主要形式及动因分析[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53(5):100-108.
被引量:5
5
陈振艳.
口语惯用语的形成机制及语体成因等相关问题研究[J]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65-71.
6
王峰.
短语对举的状态化功能[J]
.汉语学习,2018(3):44-53.
被引量:3
7
高航.
同源动量构式中单音节动词的名词化[J]
.汉语学习,2018(4):39-47.
被引量:4
8
史维国,王婷婷.
现代汉语偏正式“动·动”复合词研究[J]
.江汉学术,2018,37(5):101-108.
被引量:4
9
李爱萍.
现代汉语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研究综述[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7(2):115-118.
10
储泽祥.
形容词“大”修饰双音动词及其造成的句法后果[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20(5):78-8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7
1
丁喜霞.
基于语料库的现代汉语单双音节常用词比较研究构想[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14(5):79-87.
被引量:8
2
潘红彬.
“V1+V2”状中构式的转喻动因分析——基于外延内涵传承理论[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5,24(7):30-33.
3
丁喜霞.
2000年以来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综论[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35(1):88-96.
被引量:2
4
韩丽国.
现代汉语“这/那”的类同定指用法研究[J]
.绥化学院学报,2016,36(9):91-93.
5
丁喜霞.
理念与视野:汉语研究的整体观[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6(6):109-115.
6
齐沪扬,曹沸,刘亚辉.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发展概况和学术进展(2013-2014)[J]
.汉语应用语言学研究,2016(1):1-16.
被引量:3
7
张平,马谨安.
现代汉语高频动词义类分布及其与词频、词长的关联[J]
.语言文字应用,2018(2):52-61.
被引量:2
8
马子茵.
现代汉语词汇特点初探[J]
.读天下,2016,0(15):361-361.
9
李爱萍.
现代汉语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研究综述[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7(2):115-118.
10
高航.
现代汉语回指构式中单音节动词的名词化:认知语法视角[J]
.外国语,2019,42(5):23-32.
被引量:7
1
卢屋.
正反问的省略与“X不”句式[J]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4):74-81.
被引量:3
2
张国宪.
单双音节动作动词搭配功能差异研究[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19(1):141-145.
被引量:19
3
张国宪.
“V_单”短语与“V_双”短语探异[J]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22(4):117-123.
被引量:1
4
黎锦熙,刘世儒.
汉语语法的科学体系和学科体系[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57(2):102-128.
被引量:5
5
邓文彬.
试从句法成分的性质看句法分析[J]
.殷都学刊,1988,9(1):107-113.
6
孔令达.
关于动态助词“过_1”和“过_2”[J]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14(4):115-115.
被引量:25
7
张世禄.
张世禄教授的讲话[J]
.江苏社会科学,1981(11):16-17.
8
刘楚仁.
禁毒专班——安徽警方整治临泉毒品问题纪实(长篇纪实连载)[J]
.啄木鸟,2016,0(10):51-76.
9
王世华.
扬州话的动态助词[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9(1):61-64.
被引量:1
10
黎锦熙.
黎锦熙先生序[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5(3):2-5.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