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介绍了世界润滑油产量,生产能力、润滑油品种、牌号、质量的新动向,生产工艺发展的新动向,2000年供需预测,提出了发展我国润滑油生产的建议。
出处
《润滑油》
CAS
1989年第4期1-11,共11页
Lubricating Oil
同被引文献21
-
1李雪静,赵飞虎.非常规润滑油基础油生产技术现状及进展[J].石油商技,2003,21(4):12-16. 被引量:1
-
2赵兴发.国内外白油生产技术工艺路线综述[J].润滑油,1994,9(4):29-34. 被引量:9
-
3张志娥.国内外润滑油基础油生产技术及发展趋势[J].当代石油石化,2005,13(4):25-30. 被引量:28
-
4张华.中国润滑油市场展望[J].石油商技,2006,24(5):26-29. 被引量:2
-
5罗吉甫,王善彰.铁路运输中的摩擦学与节能[J].润滑与密封,1984,(2):11-16.
-
6[2]汪德涛.摩擦学发展史话[C].2006全国摩擦学学术会议--纪念摩擦学40周年论文集,2006:246-250.
-
7[3]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Science:Iubrication (Tribology)[R].A Report on the Present Position and Industries Needs,HMSO,1966.
-
8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联合举办第一次伞国摩擦磨损润滑研究工作报告会议[J].机械学会动态,1962,(18):2.
-
9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第二次全国摩擦磨损润滑学术会议专辑[J].机械学会动态,1979,(68):1-20.
-
10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学会召开理事扩大会议[J].机械学会动态,1981,(93):41-42.
二级引证文献5
-
1蒋爱云,郑民欣,邱慧,刘建秀.风力发电机传动系统的润滑油改性[J].塑性工程学报,2011,18(1):114-117.
-
2钟泰岗,廖炳华.合成润滑剂与节能减排[J].合成润滑材料,2014,41(1):8-11.
-
3樊智敏,杨会霞,张召强,王娜.带式啮合介质齿轮传动的磨损仿真分析[J].润滑与密封,2014,39(12):48-52. 被引量:1
-
4龚民,张刚强,任天辉,李志鹏,赵屹东.非硫磷有机钼添加剂的制备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J].润滑与密封,2017,42(4):29-35. 被引量:3
-
5许海龙,宋君辉,徐岩峰,姚秀杰,张翠侦.加氢精制催化剂制备橡胶增塑剂A0709的研究[J].橡胶工业,2021,68(12):917-921. 被引量:2
-
1全球石油科技发展新动向[J].国外测井技术,2003,18(1):5-5.
-
2黎宗坚.石油化工技术发展新动向[J].石化技术,2000,7(3):176-181.
-
3赵平.世界石油供需预测[J].国外油田工程,2010(8):70-70.
-
4吕长江.1990年到2005年全球润滑油供需预测[J].润滑油,1993,8(5):1-4.
-
52006年4月润滑油产量[J].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数据快报,2006(10):12-12.
-
62005年5月润滑油产量[J].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数据快报,2005(12):12-12.
-
72005年11月润滑油产量[J].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数据快报,2005(24):12-12.
-
82005年06月润滑油产量[J].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数据快报,2005(14):12-12.
-
92005年08月润滑油产量[J].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数据快报,2005(18):12-12.
-
102006年09月润滑油产量[J].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数据快报,2006(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