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是未来的必然趋势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顾客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加上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使得整个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企业面对一个变化迅速且无法预测的买方市场,为了提高竞争力,很多企业意识到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我国制造业发展迅速,
作者
丁元振
机构地区
厦门市中港物流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物流与采购》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8-59,共2页
China Logistics & Purchasing
关键词
制造业发展
物流业
企业意识
供应链管理
科学技术
消费水平
社会环境
市场需求
分类号
F259.2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F42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8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58
1
张燕.
江苏省制造业与现代物流业互动发展研究[J]
.江苏商论,2007(12):25-27.
被引量:17
2
王瑛,孙林岩,汪慕红.
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特征属性的前沿评价[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4,39(4):525-530.
被引量:19
3
王珍珍,陈功玉.
我国制造业不同子行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协调度实证研究——基于灰色关联模型[J]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2(3):65-74.
被引量:93
4
袁红,王伟.
物流金融——物流服务的新领域[J]
.中国物流与采购,2005(2):22-23.
被引量:27
5
程国平,刘世斌.
基于服务质量的物流绩效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及应用[J]
.价值工程,2005,24(7):57-60.
被引量:23
6
王玲,周京华.
中国第三方物流企业顾客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实证研究[J]
.经济管理,2005,31(16):52-58.
被引量:18
7
孙瑛.
第三方物流运作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
.特区经济,2006(7):365-366.
被引量:3
8
伊俊敏,周晶.
江苏省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发展水平差异分析[J]
.现代管理科学,2007(7):7-9.
被引量:14
9
吴金河.物流:专业成就未来-物流价值链与第三方物流趋势分析[DB/0L].(2003-07-24)[2010-01-25].http://manage.org.cn/Article/200307,714.html.
10
铃木秀郎,关志民.IT时代的物流服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引证文献
4
1
宋倜,魏连雨,李云华.
基于价值链的物流服务标准化及服务模式[J]
.物流科技,2010,33(5):71-73.
被引量:1
2
杜彦炜.
灰关联分析的制造企业第三方物流服务商评价研究[J]
.现代制造工程,2010(8):47-50.
被引量:4
3
建红,汪标.
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研究综述[J]
.生产力研究,2012(2):246-248.
被引量:7
4
王娟.
现代制造业与物流业互动发展研究[J]
.物流科技,2012,35(12):119-120.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陈与.
让爱凝聚,让生命穿越回响的时空——英国驻重庆总领馆召开年会参观渝北区剪爱纸艺工作室[J]
.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2(3):39-39.
2
刘洁,李文君.
第三方物流(TPL)服务供应商的选择——基于二元离散选择模型[J]
.重庆与世界,2012,29(2):33-36.
被引量:1
3
鞠红梅,宗萌萌.
模糊综合评判法在物流服务供应商选择中的应用[J]
.物流技术,2012,31(11):205-207.
被引量:2
4
鞠红梅,宗萌萌.
基于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零售业供应商选择[J]
.物流技术,2013,32(3):245-247.
5
王璐,沈盟,高艺.
成都市制造业和物流业联动发展研究——基于灰色关联模型[J]
.商业经济,2013(14):27-28.
被引量:2
6
屈挺,贾东元,王宗忠,罗浩,黄国全.
基于物联网的“生产—物流”实时联动方法和系统[J]
.物流科技,2014,37(7):1-4.
被引量:2
7
骆温平.
基于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分析的物流产业划分[J]
.企业经济,2015,34(5):5-10.
被引量:8
8
陈铭.
江苏省现代物流企业资源整合体系研究——基于价值链管理视角[J]
.财经界,2015(17):161-162.
被引量:2
9
李从庆.
制造业物流外包与生产率的关系探讨[J]
.中国市场,2015(41):20-21.
10
张成考.
物流服务创新与制造业联动的研究动态及展望[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3(12):78-80.
被引量:2
1
张玉玺.
浅谈河南省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发展[J]
.现代商业,2015(8):93-94.
2
徐琼.
物流“牵手”制造业的秘笈[J]
.物流时代周刊,2009(11):25-27.
3
张蕾蕾.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研究综述[J]
.时代金融,2016(14):192-193.
4
直击第二届全国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大会[J]
.海运纵览,2009(11):30-33.
5
第十届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年会在河北举办[J]
.铁路采购与物流,2016,0(5):72-72.
6
赵英霞,田秀杰.
基于灰色关联模型的东北地区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研究[J]
.物流技术,2013,32(12):114-116.
被引量:5
7
刘伟华,葛美莹.
制造业物流 2010年回顾 2011年展望[J]
.物流技术与应用(货运车辆),2011(2):70-71.
8
黄征宇.
制造与物流“两业”融合新路径[J]
.中国信息化,2012(11):46-47.
9
覃仁智,张红星.
“两业联动”促进物流业和制造业共同发展[J]
.宏观经济管理,2011(8):55-56.
被引量:5
10
李松庆,苏开拓.
广东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灰色关联分析[J]
.中国集体经济,2009,0(5X):104-105.
被引量:24
中国物流与采购
2009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