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绿豆新品种冀绿7号产量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绿色标准化生产条件下,研究了播种期、密度和施肥量三因素对绿豆新品种冀绿7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播种期对冀绿7号夏播绿豆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密度,最后是施肥量;冀中南地区夏播绿豆产量和品质影响因素的最优组合是6月20日播种、密度1.2万株/667m2、施肥量10kg/667m2。
作者
王建书
马晓娣
机构地区
河北工程大学农学院
出处
《中国种业》
2009年第4期45-47,共3页
China Seed Industry
基金
河北省科学技术厅项目资助(06230119)
关键词
绿豆
产量
影响因素
分类号
S522 [农业科学—作物学]
TQ323.8 [化学工程—合成树脂塑料工业]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33
同被引文献
20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2
1
申慧芳,李国柱.
绿豆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与通径分析[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5(2):164-167.
被引量:33
2
郭瑞林,王阔,吴向峰,张玉凤.
绿豆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的技术措施[J]
.中国种业,2004(3):60-61.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3
1
张凤昌,李伟.
绿豆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育种分析[J]
.吉林农业科学,1994,19(3):11-13.
被引量:7
2
龙静宜 林黎奋 候修身.食用豆类作物[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137-140.
3
韩粉霞,李桂英.
绿豆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J]
.华北农学报,1998,13(4):66-69.
被引量:24
共引文献
33
1
冯毓琴,曹致中.
陇东天蓝苜蓿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分析[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6,41(4):76-80.
被引量:10
2
刘玉兰,建德锋.
吉林省绿豆低产原因及其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
.中国种业,2006(9):52-53.
被引量:4
3
杨义成,龙忠富,卢敏.
火烧、刈割处理下百喜草种子产量的相关通径分析[J]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6,25(5):412-417.
被引量:3
4
高小丽,高金锋,冯佰利,柴岩,贾志宽.
不同绿豆品种生育后期叶片衰老的研究[J]
.西北植物学报,2007,27(5):947-953.
被引量:27
5
高小丽,孙健敏,高金锋,冯佰利,柴岩,贾志宽.
不同基因型绿豆叶片光合性能研究[J]
.作物学报,2007,33(7):1154-1161.
被引量:21
6
郭锋,樊文华.
Hg^(2+)、Cr^(3+)和Pb^(2+)单一及复合处理对绿豆经济性状的影响[J]
.陕西农业科学,2008,54(6):23-26.
7
陈剑,谢甫绨,陈振武,张惠君,王海英.
施肥对不同株型绿豆品种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2008,23(B10):298-301.
被引量:19
8
罗高玲,林盛宗,陈燕华,蔡庆生.
广西绿豆种质资源农艺性状分析[J]
.广西农业科学,2010,41(12):1259-1261.
被引量:3
9
刘煜祥,尹凤祥,梁杰,陈振武.
氮肥对绿豆氮磷钾积累分配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J]
.作物杂志,2011(3):96-100.
被引量:13
10
梅丽,程须珍,王素华,王丽侠,蔡庆生,刘春吉,徐宁,刘长友,孙蕾.
绿豆产量相关农艺性状的QTL定位[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1,12(6):948-956.
被引量:12
同被引文献
20
1
陈振武,孙桂华,赵阳.
不同氮磷配比量及密度对春播绿豆产量的影响[J]
.辽宁农业科学,2004(6):13-16.
被引量:15
2
王明海,郭中校.
绿豆和红小豆新品种产量和密度试验初报[J]
.现代农业科技,2006(07S):85-85.
被引量:4
3
孙志梅,武志杰,陈利军,刘永刚.
农业生产中的氮肥施用现状及其环境效应研究进展[J]
.土壤通报,2006,37(4):782-786.
被引量:94
4
郑卓杰.中国食用豆类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130.
5
石英,张爱军,王红,周大迈.
太行山区鹦哥绿豆种植密度的试验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6):2289-2289.
被引量:11
6
李春银.
绿豆高产栽培技术[J]
.山西农业(致富科技版),2008(5):22-22.
被引量:2
7
陈新,顾和平,张红梅.
中国南方绿豆新品种及高产配套栽培技术[J]
.江苏农业科学,2008,36(4):55-56.
被引量:5
8
张存信,张连国.
种植密度与底磷肥用量对绿豆产量的影响[J]
.天津农业科学,1998,4(1):20-22.
被引量:6
9
包淑英,郭中校,王明海,徐宁,王桂芳.
绿豆新品种洮绿5号的选育技术报告[J]
.杂粮作物,2009,29(4):259-260.
被引量:5
10
陈剑,谢甫绨,陈振武,张惠君,王海英.
施肥对不同株型绿豆品种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2008,23(B10):298-301.
被引量:19
引证文献
3
1
高运青,尚启兵,徐东旭,任红晓.
不同播期对鹦哥绿豆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J]
.中国种业,2012(9):40-41.
2
高运青,徐东旭,尚启兵,任红晓.
冀北春绿豆种植密度优化研究[J]
.作物杂志,2012(6):131-134.
被引量:5
3
陈光蓉.
绿豆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数学模型建立[J]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2):2747-275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6
1
尚启兵,徐东旭,高运青,任红晓,张耀辉.
冀西北蚕豆种植密度优化研究[J]
.河北农业科学,2012,16(8):19-20.
被引量:5
2
陈剑,葛维德.
高密度种植对不同绿豆株型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2013(6):104-109.
被引量:14
3
杜成章,李艳花,宗绪晓,陈红,王萍,张继君,胡志刚.
扇形试验设计在检测农作物种植密度的应用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13,29(36):273-280.
被引量:2
4
王桂梅,冯高,邢宝龙,张旭丽,刘飞,贺美忠.
西部旱区绿豆高产群体结构与功能优化[J]
.山西农业科学,2014,42(2):151-153.
5
王建花,王丽侠,刘振兴,程须珍,张耀文.
绿豆新品种生长规律及产量形成规律研究[J]
.山西农业科学,2016,44(10):1459-1463.
被引量:4
6
陈文晋,赵存虎,贺小勇,孔庆全,张自强,陈文贺,杨杰.
绿豆主要栽培品种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J]
.北方农业学报,2020,48(3):18-25.
被引量:4
1
张素平,朱红彩,王玲燕,刘艳丽,李进生,王文涛.
氮肥后移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J]
.农业科技通讯,2017(3):39-41.
被引量:3
2
熊吉峰,王雅鹏.
我国粮食产量影响因素的通径分析[J]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5(2):20-21.
被引量:6
3
陈永利,武高潮,杜文军,陈洁.
宝鸡市旱作小麦产量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J]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99-100.
4
戚继英,张爱玲,苏永清.
云南省永胜县主要水稻生产区水稻产量影响因子分析[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5(6):868-874.
被引量:1
5
陆莉.
旱薄盐碱地夏播绿豆栽培技术[J]
.河北农业科技,1999(3):4-4.
被引量:2
6
闫福春,陈青,徐秀珍.
影响小麦产量因素对产量形成的贡献[J]
.江苏农业科学,2012,40(10):78-80.
被引量:14
7
马吉坡,朱旭,刘明景,郑敏军.
南阳盆地夏播绿豆高产栽培技术[J]
.中国种业,2011(S2):61-62.
8
罗高玲,林盛宗,蔡庆生,陈燕华.
夏播绿豆品种资源试种鉴定及综合评价[J]
.中国种业,2010(1):52-54.
被引量:3
9
吴倩.
我国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
.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2(11):66-67.
10
王健波,吴月霞,王继东,董慧明,古燕翔.
延庆县春玉米绿色标准化生产栽培技术[J]
.中国农业信息,2015,27(16):50-51.
被引量:1
中国种业
2009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