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反垄断法中刑事制裁机制的多维审视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2008年8月1日起生效的《反垄断法》立足我国实际并通过借鉴其他国家的作法,将严重的妨害反垄断执法机构执行公务行为予以刑事制裁。本规定中的刑事制裁机制若落到实处,尚须及时增设对单位实施的妨害反垄断执法机构执行公务行为的刑法调整,并进一步明确本罪罪与非罪的界限标准,对构成本罪的刑事责任条款内容加以明确规范。
作者
曾月英
吴昊
机构地区
深圳大学法学院
出处
《法制与经济》
2009年第8期10-12,共3页
关键词
反垄断法
刑事制裁
机制
审视
分类号
D922.294 [政治法律—经济法学]
D924 [政治法律—刑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8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94
同被引文献
20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2
1
王健.
威慑理念下的反垄断法刑事制裁制度——兼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修改稿)》的相关规定[J]
.法商研究,2006,23(1):3-11.
被引量:60
2
邵建东.
我国反垄断法应当设置刑事制裁制度[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4,41(4):14-19.
被引量:54
二级参考文献
28
1
郑牧民,黄征,邓晔.
垄断罪分析与立法建议[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6(z1):131-133.
被引量:4
2
邵建东.
我国反垄断法应当设置刑事制裁制度[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4,41(4):14-19.
被引量:54
3
王健.
2002年《企业法》与英国竞争法的新发展[J]
.环球法律评论,2005,27(2):215-228.
被引量:11
4
[日]大谷实 黎宏译.《刑事政策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85页,第89页,第93页,第107页,第6页,第11页,第7页,第112-113页.
5
路德维希·艾哈德.来自竞争的繁荣[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6
Richard Whish. Recent Developments in Community Competition Law 1998/1999 [J]. E L Rev. , 2000, (6).
7
Fritz Rittner. Wettbewerbs-und Kartellrecht [M]. Heidelberg: C F Mueller,1999.
8
[美]理查德·A·波斯纳 蒋兆康译.《法律的经济分析》(上)[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53页.
9
[日]芝原邦尔 金光旭 译.《经济刑法》[M].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17页.
10
[美]罗伯特·考特 托罗斯·尤伦 张军译.《法和经济学》[M].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147页.
共引文献
94
1
刘桂强.
我国反制裁追偿诉讼制度面临的挑战与应对[J]
.环球法律评论,2023,45(3):211-224.
被引量:2
2
黄军.
公平竞争审查例外制度适用的责任约束[J]
.经济法论坛,2022(1):76-94.
3
应品广.
竞争政策视角下政府采购行为的竞争法规制[J]
.竞争法律与政策评论,2020(1):56-69.
被引量:2
4
张慧.
全国首例纵向垄断协议行政诉讼案问题研究[J]
.楚天法治,2019,0(3):99-101.
5
付中强.
反垄断法对行政垄断的立法规制探析[J]
.行政与法,2007(10):84-86.
6
张平.
反竞争犯罪概念与范畴初探[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4):64-70.
7
罗必会,姜发根.
垄断犯罪刑事责任论[J]
.河西学院学报,2008,24(3):37-40.
被引量:2
8
周琳静,殷继国.
误读与澄清:反垄断执法和解制度之本相追问[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1):62-67.
被引量:5
9
廖双甲.
论我国反垄断法第46条第2款规定的完善[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0(12):9-10.
被引量:2
10
尹德元.
我国反垄断法刑事责任规定的合理性分析[J]
.法制与社会,2008(11).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20
1
谭袁.
反垄断法责任制度探讨——刑事责任制度的缺失[J]
.西部法学评论,2012(4):22-28.
被引量:5
2
邵建东.
我国反垄断法应当设置刑事制裁制度[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4,41(4):14-19.
被引量:54
3
吴宏伟,魏炜.
论反垄断法的价值目标[J]
.法学家,2005(3):92-98.
被引量:24
4
尹德元.
我国反垄断法刑事责任规定的合理性分析[J]
.法制与社会,2008(11).
被引量:2
5
王健.
威慑理念下的反垄断法刑事制裁制度——兼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修改稿)》的相关规定[J]
.法商研究,2006,23(1):3-11.
被引量:60
6
李国海.
论反垄断法中的慎刑原则——兼论我国反垄断立法的非刑事化[J]
.法商研究,2006,23(1):12-16.
被引量:33
7
李俊峰.
垄断损害赔偿立法比较与研究[J]
.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2):162-164.
被引量:6
8
宋一欣.试论反垄断法对行业协会的规制[D].中国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2007年会议文集.
9
[意]贝卡利亚 黄风译.论犯罪与刑罚[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57.31-32.
10
[日]芝原邦尔.经济刑法[M].金光旭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引证文献
3
1
赵敏燕,杨嵩颀.
我国反垄断法对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的规制及完善[J]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0,11(5):79-83.
2
朱正余.
从美日反垄断刑法规制评析我国反垄断刑事条款[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4):132-134.
被引量:1
3
胡润田.
竞争法刑事责任初论[J]
.理论界,2013(5):80-8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
1
郭志远.
我国反垄断诉讼:困境与突破[J]
.理论视野,2012(7):38-41.
2
胡逸.
垄断行为刑事化分析[J]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29(5):44-48.
被引量:1
1
向军.
对现阶段群体性事件的多维审视[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0,23(1):102-105.
2
徐国成.
党内监督内涵的多维审视[J]
.北京支部生活,2017,0(1):59-59.
3
苏星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整体性的多维审视[J]
.社科纵横,2009,24(1):13-15.
被引量:1
4
郭红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的多维审视[J]
.理论探索,2012(3):44-47.
被引量:3
5
秦宁波.
科学发展观与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逻辑关系的多维审视[J]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3,14(4):41-44.
被引量:1
6
赵永纯.
试论公务员执行公务行为的构成[J]
.法律适用,1993(12):44-45.
7
盛大林.
是否“执行公务”,到底如何判断?[J]
.江淮法治,2003(1):24-24.
8
于学志.
正确认识妨害公务罪中的主观故意和执行公务行为的合法性[J]
.天津检察,2006(1):47-47.
9
夏阳,陈忠林,朱建华,詹文渝,孟卫红,钱学敏(文稿统筹),孙永生(文稿统筹),周明均(摄影).
销售公房时以高价出售他人、低价卖给自己的行为如何处理[J]
.人民检察,2008(13):29-31.
10
张志红.
社会风险评估机制的多维审视[J]
.人民论坛,2011(2):52-53.
被引量:10
法制与经济
2009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