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正交试验法优选夏枯草提取工艺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目的优选夏枯草最佳提取方案。方法采用65%乙醇提取夏枯草2次,每次2h,溶媒用量为药材的12倍量的正交试验法,优选夏枯草最佳提取方案。结果夏枯草采取A3B2C3条件下提取工艺其芦丁的提取率最高(2.318%)。结论正交试验法是优选夏枯草有效成分提取的最佳方案。
作者
刘秀梅
孙秀荣
机构地区
吉林省人民医院
出处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年第8期149-150,共2页
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Drug Application
关键词
夏枯草
芦丁
正交试验
薄层色谱法
分类号
TQ461 [化学工程—制药化工]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20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2
1
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编辑组.中草药学.下册.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943.
2
王海波,张芝玉,翟振兴,苏中武,李承祜.
中药夏枯草的质量评价[J]
.中国中药杂志,1993,18(11):655-657.
被引量:15
共引文献
14
1
张连成,刘建华.
甲康颗粒剂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的研究[J]
.黑龙江医药,2005,18(1):12-14.
2
罗目和,周日宝,童巧珍,曲伟红.
规范化栽培夏枯草果穗的最佳采收期研究[J]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25(1):12-14.
被引量:15
3
王德贵,姚惠英,苏中武.
夏枯草属三种药用植物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J]
.植物资源与环境,1994,3(4):61-62.
被引量:10
4
赵世萍,陈玉武,付桂香.
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夏枯草中熊果酸的含量[J]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1996,10(3):201-204.
被引量:10
5
王海波,乔智胜,张芝玉,苏中武.
三种夏枯草的薄层层析和紫外光谱鉴别研究[J]
.时珍国药研究,1996,7(2):100-101.
被引量:3
6
赵陆华,丁黎,陈玉英,林碧蓉.
克疣淋溶液中四种酸性成分的气相色谱测定法[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8,29(6):453-455.
被引量:3
7
杨耀坤.
研究科学发现问题由热到冷的反思[J]
.自然辩证法通讯,1999,21(6):3-3.
8
闫花丽,赵陆华,朱丹妮,丁黎.
衍生化气相色谱法测定夏枯草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J]
.中国中药杂志,1999,24(12):744-745.
被引量:35
9
刘宵宵,简美玲,毛润乾.
夏枯草药材栽培技术研究进展[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2,43(3):134-138.
被引量:1
10
邓淑渊,何家俊,陈巧玲.
肌瘤康口服液质量标准的研究[J]
.中成药,2000,22(5):335-337.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20
1
郭淑英,夏彬彬,冯波.
均匀设计优选夏枯草的超声波提取工艺研究[J]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0,31(6):319-320.
被引量:4
2
杨辉,郭伟英,赵咏,张彪.
正交实验优选夏枯草提取工艺的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0):2505-2506.
被引量:4
3
袁萍,黄艳萍.
正交试验优选夏枯草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J]
.今日药学,2008,18(4):70-71.
被引量:2
4
李丹,沈海梅.
正交设计—重复试验法优选夏枯草中熊果酸的提取工艺[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8):206-206.
被引量:3
5
陈富超,李鹏,方宝霞,王亚文,狄书萌,陈茜.
正交实验优选白毛夏枯草中木犀草素的提取工艺[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5(6):498-499.
被引量:4
6
何力,张国文,杨佳,胡明明.
响应曲面法优化超声提取夏枯草中黄酮的工艺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2010,31(9):259-261.
被引量:11
7
朱鹤云,彭秀玲,冯波.
正交试验优选夏枯草中迷迭香酸超声波提取工艺[J]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1,32(1):11-14.
被引量:5
8
杨晓文,韩荣荣,徐彦杰,刘晓红,仇丽霞.
基于微遗传算法的多目标Box-Behnken设计试验条件优化分析[J]
.中国卫生统计,2012,29(3):337-340.
被引量:5
9
王启斌,朱海涛,陈黎.
超声波提取夏枯草总黄酮效果研究[J]
.医药导报,2012,31(8):1067-1069.
被引量:6
10
夏伯候,刘菊妍,李春,何迎春,梁航,龚力民,彭江丽,林丽美.
夏枯草水提液及水提醇沉上清液降血压药效评价[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20(2):113-116.
被引量:26
引证文献
2
1
曲永胜,解盈盈,郭威,周倩,王亮.
Box-Behnken效应面法结合微遗传算法优化夏枯草的提取工艺[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6,22(20):14-17.
被引量:4
2
吴勇辉,杨定霖.
正交试验设计法优选夏枯草的提取工艺[J]
.现代医药卫生,2022,38(17):2881-288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5
1
庞市宾,张兰兰,谭为,哈木拉提.哈斯木,胡梦颖,徐磊,刘宣麟.
基于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金鸡菊提取工艺[J]
.新疆中医药,2017,35(6):42-44.
被引量:1
2
李杰,普玲玲,王李雪,赵雨.
花椒黄酮提取工艺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J]
.中国调味品,2019,44(9):94-100.
被引量:21
3
马艳静,张金莲,任洪民,夏澜婷,王婷,林新明.
两种铁皮石斛茶制备工艺的比较研究[J]
.江西中医药,2020,51(8):56-60.
被引量:2
4
余中霞,李振兴,何亚芬,方文超,黄道明.
麸金樱子中没食子酸的提取工艺优化[J]
.药品评价,2022,19(23):1436-1438.
被引量:1
5
方艳,田静,罗颂,郭易苗.
响应面法优化防风中升麻素和亥茅酚苷的提取工艺[J]
.中医药导报,2019,0(16):66-69.
被引量:5
1
李佳林,云彩麟.
蒙药荜茇中胡椒碱提取工艺研究[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7,13(4):63-64.
被引量:5
2
郭瑛琏.
当归有效成分提取方法探讨[J]
.浙江医学情报,1991(2):44-46.
被引量:2
3
于村,俞莎,沈向红.
中草药总黄酮的提取和含量测定[J]
.浙江预防医学,2002,14(7).
被引量:38
4
郭义明,胡於鲁.
水蛭有效成分提取的初步探讨[J]
.中国海洋药物,1993,12(1):40-42.
被引量:6
5
李怀平,付加雷,单玉刚.
红景天含片提取工艺的优化[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8(22):17-17.
6
刘春娟,李万芳,石俊英.
正交试验法优选复方丹参片多糖的提取工艺[J]
.食品与药品,2012,14(11):414-416.
7
石玉鹏,石俊英.
黄芩的研究进展[J]
.食品与药品,2010,12(11):452-455.
被引量:6
8
张士洋,崔佳,程军,叶云,张士勇.
杏苏止咳糖浆的提取工艺研究[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3,25(2):169-170.
被引量:2
9
谭梅英,孙冬梅,李智勇.
正交设计优选半枝莲总多酚提取工艺研究[J]
.江西中医药,2016,47(5):65-66.
被引量:3
10
赵晓晓,蔡宇,蔡天革.
山芦桑颗粒剂的超声提取工艺研究[J]
.中成药,2013,35(1):197-199.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