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近百年来佛教文艺思想研究的基本入思方式及其困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就20世纪以来的古代佛教文艺思想的研究现状作了回顾,剖析了研究中的几种主要入思方式:以美学为中介的佛学与古代文艺思想研究,以揭示内在对应性为目的的禅学与诗学研究,以溯源为主导的佛(禅)境与意(艺)境研究,以心理学为方法的佛教心性论与审美心理学研究等。文章还对这一领域研究中所存在的困境作了相应的学术反思。
作者
黄念然
胡立新
机构地区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
出处
《长江学术》
CSSCI
2009年第2期77-85,共9页
Yangtze River Academic
关键词
20世纪
佛教
文艺思想
入思方式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45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9
1
普慧.
慧远的禅智论与东晋南北朝的审美虚静说[J]
.文艺研究,1998(5):28-35.
被引量:13
2
谢思炜.
禅宗的审美意义及其历史内涵[J]
.文艺研究,1997(5):36-44.
被引量:7
3
周述成.
论禅之体悟与审美体悟[J]
.文艺研究,1993(3):41-45.
被引量:6
4
金丹元.
论禅思与唐宋诗中的意境之构成[J]
.文艺研究,1992(5):42-47.
被引量:4
5
孙德彪,刘清艳.
试谈禅宗对古代文论之影响[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24(1):69-72.
被引量:1
6
蒋述卓.
佛教境界说与中国艺术意境理论[J]
.中国社会科学,1991(2):131-146.
被引量:15
7
金丹元.
禅意与中国士大夫的文化心态[J]
.上海文学,1990,0(7):74-80.
被引量:1
8
于民.
空王之道助而意境成——谈佛教禅宗对意境认识生成的作用[J]
.文艺研究,1990(1):44-48.
被引量:6
9
牛枝慧.
东方艺术美学体系中的“禅”[J]
.文艺研究,1988(1):19-24.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45
1
傅守祥,姜文.
《坛经》的诗性思维与“意生境外”的审美发生[J]
.佛学研究,2021(1):268-282.
2
王世海.
论境界概念的纷争与真理性[J]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4(1):67-91.
3
曹颂今.
禅意与诗兴──唐代山水诗创作与禅宗佛理之联系[J]
.中州大学学报,2000,17(4):16-18.
被引量:3
4
丁晓萍.
略论禅宗对废名小说的影响[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7(4):97-101.
被引量:1
5
姚珊军.
生命的跃动——浅谈艺术创作中的生命意识[J]
.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22(3):93-100.
6
邓绍秋.
马尔库塞的新感性理论与禅宗美学[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6(3):81-83.
7
潘立勇.
“心上工夫”与王阳明的体验美学[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5(1):129-134.
被引量:1
8
王燕萍.
青涩朦胧——重读詹姆斯·乔伊斯《阿拉比》[J]
.理论月刊,2005(10):141-142.
被引量:2
9
徐湘豫.
论《功夫熊猫》之美[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25(10):19-21.
10
甘明智.
感悟事物,自由取象——继续具象艺术的一种方式[J]
.艺术界,2005,0(4):144-145.
1
易晓慧.
《文赋》视域下的《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色[J]
.魅力中国,2014(15):74-74.
2
杨昆丽.
浅谈“游”与“意境”——兼谈中国古代文人的超然[J]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22(3):67-69.
被引量:1
3
李华.
闲话《诗经》中的几种野菜[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3).
4
徐季子.
小说的流畅[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6,10(1):13-17.
5
李筱华.
试论《永州八记》的审美特点[J]
.远程教育杂志,1993,13(4):61-63.
6
严海舟.
“吾丧我”——庄子的自由精神[J]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21(1):108-113.
7
张婷.
行走在时代边缘的孤独者——论郁达夫笔下“多余人”形象的现代主义审美[J]
.北方文学(下),2017,0(2):88-88.
被引量:1
8
张道爱.
现当代文学中的上海书写景观——论上海书写的两种基本形态[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12):90-91.
9
刘东方.
一篇现代主义文学的文本——《为奴隶的母亲》解读[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2(4):50-54.
被引量:3
10
罗安宪.
中国心性论第三种形态:道家心性论[J]
.人文杂志,2006(1):56-60.
被引量:17
长江学术
2009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