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哲史研究的“格言下乡”与“故事上山”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说中国哲学史有着“实史”、“编史”两种形态,大概并不过分。所谓“实史”,就是人们常说的“古人原著”:所谓“编史”,就是人们常说的“今人研究”。尽管实史乃编史的“活水源头”,编史乃实史的“当代敞开”,但如何将“古典语境”的实史有效地迎接到“现代语境”的编史。依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作者
杨海文
机构地区
中山大学学报编辑部
出处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13,共4页
Fujian Tribune
关键词
故事
格言
现代语境
中国哲学史
古典
分类号
I247.8 [文学—中国文学]
H136.3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7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2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刘斌.
“亲亲相隐”与“大义灭亲”[J]
.社会科学论坛,2008(9):37-46.
被引量:13
2
邓晓芒.
关于苏格拉底赞赏“子告父罪”的背景知识[J]
.现代哲学,2007(6):105-109.
被引量:3
3
郭齐勇,孙娟(整理者).
“亲亲相隐”“容隐制”及其对当今法治的启迪——在北京大学的演讲[J]
.社会科学论坛,2007(8):90-106.
被引量:30
4
刘清平.
美德还是腐败?——析《孟子》中有关舜的两个案例[J]
.哲学研究,2002(2):43-47.
被引量:96
二级参考文献
17
1
邓晓芒.
再议“亲亲相隐”的腐败倾向——评郭齐勇主编的《儒家伦理争鸣集》[J]
.学海,2007(1):5-24.
被引量:51
2
.《孟子》[M].,..
3
.《论语》[M].,..
4
.《论语集注》[M].,..
5
《柏拉图全集》第一卷,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0、22、30页
6
邓晓芒著.思辨的张力--黑格尔辩证法新探[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7
康德著.纯粹理性批判[M].A805=B833.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
8
康德著.判断力批判[M].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2.
9
柏拉图著.王晓朝译.柏拉图全集[M].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2.
10
柏拉图著.王太庆译.柏拉图对话集[M].商务印书馆,2004.
共引文献
129
1
韩知霖.
家国冲突·经权相济·边界意识——论儒家对道德两难的化解[J]
.当代儒学,2023(1):221-232.
2
骆群.
亲亲相隐:刑事政策的人伦启示[J]
.东方法学,2010(3):67-77.
被引量:7
3
何永军.
先秦儒家公正思想发微[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2(1):50-53.
被引量:2
4
杨泽波.
《孟子》,是不该这样糟蹋的——《孟子》中与所谓腐败案例相关的几个文本问题[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6(4):76-81.
被引量:3
5
刘清平.
“亲亲尊尊”还是“仁者爱人”——关于舜的腐败案例以及后儒家的再论证[J]
.学术论坛,2005,28(1):22-26.
被引量:2
6
徐克谦.
儒家仁义的辩证关系及其在实践中的取舍[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5(1):11-15.
7
郭齐勇.
关于“亲亲互隐”、“爱有差等”的争鸣[J]
.江苏社会科学,2005(3):1-5.
被引量:10
8
郭曰君.
传统义利观之反思[J]
.中州学刊,2005(3):146-150.
被引量:3
9
刘立.
“亲亲互隐”乎? “大义灭亲”乎?(一)——浅议法与情的博弈[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0,27(12):60-64.
10
李晔,苗青.
科学与伦理学关系视阈中的儒家“亲情本位”思想——兼论“普遍伦理”研究的两种思路[J]
.阴山学刊,2005,18(5):64-68.
1
高建军.
达到“著作等身”需要何种境界[J]
.刊授党校,2008,0(4):15-15.
2
胡适巧推白话文[J]
.各界,2016,0(3):55-55.
3
佟雨航.
胡适巧推白话文[J]
.政府法制,2016,0(8):44-44.
4
王璐.
以人性论为中心论管窥老子人生哲学[J]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7(2):94-96.
被引量:1
5
许小婷.
魏晋风度下的文学异彩——论阮籍的文学自觉[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35(11):98-100.
6
蔡钟翔.
略谈中国文学批评史与中国哲学史的沟通[J]
.文学遗产,1985(3):14-15.
7
徐庆凯.
辞书与逻辑[J]
.辞书研究,1983(4):72-80.
8
痴叟.
文人趣闻逸事[J]
.杂文月刊(文摘版),2016,0(4):62-62.
9
高汉诚.
论青年时期傅斯年的思想转变[J]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7,14(4):57-62.
10
成世勋,沙亚提别克.
《阿拜诗》中的哲学、社会思想探析[J]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0(4):9-13.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