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科学发展观对社会发展评价尺度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尺度和人的发展尺度是衡量社会进步的尺度。传统发展观片面强调单纯的经济增长,忽视了人的主体作用和价值需要。科学发展观既看到了生产力的发展,更看到了人的发展,强调"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关于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衡量社会发展两种尺度的辩证统一。
作者
杨忠宝
机构地区
济南职业学院
出处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59-62,共4页
Journal of Jinan Vocational College
关键词
尺度
生产力
人的全面发展
分类号
A715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8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1
郭杰忠.
科学发展观的生产力意蕴[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11):23-28.
被引量:2
2
曹玉涛.
科学发展观:历史观与价值观辩证统一的集中体现[J]
.求实,2007(5):29-32.
被引量:1
3
李春生.
论“以人为本”的科学依据[J]
.兰州学刊,2006(3):112-113.
被引量:1
4
李楠.
管窥“以人为本”[J]
.理论界,2006(3):81-82.
被引量:1
5
杨鹏亮,申皓.
社会发展评价尺度刍议[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6,22(1):78-80.
被引量:1
6
潘尔春.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以人为本”[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3):13-18.
被引量:5
7
张传开.
解读“以人为本”[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2):3-4.
被引量:2
8
孙玉娟.
论社会发展进步的理想尺度和现实尺度的统一[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3(1):91-95.
被引量:3
9
袁凌新.
社会进步的双重尺度及其意义[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管理科学版),2001,19(3):26-30.
被引量:1
10
郝永平.
社会进步的评价尺度、实际效应和动力源泉[J]
.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2000(12):32-34.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28
1
[3]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
[5]管子.管子·霸权[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95、832页.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
.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372.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M].,.第59页.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06.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04页.
共引文献
9
1
李宝梁.
当前我国社会生态的变迁及其治理[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124-127.
被引量:2
2
周利平,陶学荣.
以人为本:新时期我国公共政策核心价值取向[J]
.理论研究,2007(6):39-41.
3
周利平.
论以人为本的公共政策价值理念[J]
.商业时代,2008(17):4-5.
被引量:4
4
潘峻岭,陈望.
30年来中国社会进步理论研究综述[J]
.湖北社会科学,2010(5):107-110.
被引量:3
5
向绪伟.
试论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的内在契合性[J]
.长春大学学报,2010,20(11):83-85.
6
赵丽.
新时期中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国内研究综述[J]
.经济研究导刊,2016(9):176-178.
被引量:1
7
刘羽平.
论科学发展观对唯物史观的拓展与创新[J]
.青春岁月,2011,0(8):288-289.
8
代航.
公共性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何以融入公共生活[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34(4):178-179.
9
刘惠.
浅论以人为本的公共政策价值理念[J]
.青春岁月,2013,0(10):454-454.
1
刘燕.
马克思社会进步评价尺度及其对当代中国发展的启示[J]
.改革与开放,2013,0(1X):114-115.
被引量:1
2
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与发展[J]
.领导科学论坛,2005(1):1-1.
3
周新辉.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在当代中国的理论创新[J]
.前沿,2005(9):25-27.
4
张玲,张玉.
从“三个代表”看社会发展的评价尺度[J]
.云南社会科学,2003(2):5-8.
被引量:3
5
曾明君,李卫东.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探析[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7(3):59-63.
6
杨芳,周世兴.
“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本质意蕴[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60(2):167-170.
被引量:1
7
黄元丰,王红光.
马克思社会进步评价尺度及其实践要求[J]
.怀化学院学报,2015,34(6):34-37.
8
徐东升.
发展观的理论创新[J]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7,29(5):24-27.
9
赵家祥.
马克思历史进步评价尺度理论的历史考察[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16-23.
被引量:11
10
黄铸.
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看待和解决民族问题[J]
.中国民族,2005(5):37-38.
被引量:1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2009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