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1-35,共5页
Economic Theory and Business Management
参考文献12
1 戈登.伟大的博弈[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5.
2 聂庆平.金融创新、金融力量与大国崛起[N].中国证券报,2008-05-20.
3 路甬祥.应对金融危机,迎接科技革命[N].人民日报,2009-02-26.
4 希勒.终结次贷危机[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
5 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74-186.
6 Harry D. Hutchinon. Money, Banking, and the U. S. Economy [Z]. PrenticeHall, Engleuwood Cliffs, No. 07 632, 1992.
7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8 Miltion Friedlman. Monetarist Economics [M]. BasilBlakwell, Inc., Cambridge Center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02 142, USA, 1991.
9 George Soros. Worst Market Crisis in 60 Years [J]. Financial Times, 2008, (1).
10 罗熹.美国次贷危机的演变及对我国的警示[J] .求是,2008(18):56-58. 被引量:60
共引文献136
1 顾华详.从国际金融危机看我国法律措施的完善[J]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9,18(1):40-58. 被引量:3
2 周友苏,陈震.我国资产证券化风险防控法律机制思考——基于美国“次贷危机”的鉴戒[J] .社会科学研究,2009(6):1-8. 被引量:12
3 王新波.美国金融危机成因理论研究综述[J] .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09(6):52-56. 被引量:1
4 鄂尔莹.金融危机中凸显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性[J]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9,7(2):100-102.
5 王愚.“稳增长”目标下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问题研究[J] .经济视角(下),2012(4):122-123.
6 毛鹏程.对金融宏观调控的再审视--以欧债危机为视角[J] .经济视野,2013(21).
7 武晓玲,詹志华,张亚琼.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动机的实证研究——基于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的视角[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29(11):88-93. 被引量:10
8 杨惠昶,付琼.人民币汇率改革必须坚持国家本位[J] .经济纵横,2008(1):76-78.
9 李学彦.储蓄过剩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J] .经济学家,2008(3):71-77. 被引量:1
10 张家喜.我国虚拟财富市场泡沫化倾向的内在机理[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2(3):130-134.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30
1 庄永南,马晓琳.对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现实思考[J] .商业研究,2002(22):115-116. 被引量:5
2 时辰宙.现代金融创新风险研究——基于美国次贷危机的视角[J] .河北金融,2008(6):34-36. 被引量:4
3 张晖.中国银行业金融创新的开发模式选择——独立开发还是与外资银行合作开发[J] .世界经济情况,2005(5):13-16. 被引量:4
4 范敏娟.金融衍生产品风险控制与交易机制创新[J]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6,26(7):15-18. 被引量:6
5 TURKENBURG W C.The innovation chain:policies to pro-mote energy innovations:energ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M].New York:The UN Publications,2002:137-172.
6 BAMFIELD P.The innovation chain: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management in the chemical and pharmaceutical industry[M].[S.l.] :[s.n.] ,2004:225-244.
7 SEN N.Innovation chain and CSIR[J].Current Science,2003,85(5):570-574.
8 LARSON E V,BRAHMAKULAM I T.Building a new foundation for innovation:results of a workshop for 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M].Arlington:Rand Corporation,2002:13-24.
9 汪丁丁.知识沿时间和空间的互补性以及相关的经济学[J] .经济研究,1997,32(6):70-77. 被引量:178
10 吴晓波,吴东.论创新链的系统演化及其政策含义[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24(12):58-62. 被引量:59
二级引证文献21
1 薛继增.金融产品创新对银行信贷运行的影响[J] .上海金融,2010(6):89-92. 被引量:5
2 康秀丽.我国商业银行资产业务创新的方向和措施[J]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2(2):13-13.
3 牟恩,高岳林.基于CVaR的多品种期货套期保值研究[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12,34(2):253-255.
4 宋俊,谭中明.江苏科技金融供求的现状、适应程度与提升对策[J] .科技与经济,2012,25(6):56-60. 被引量:5
5 李艳.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风险管控之间的关系探究[J] .中国外资,2013(7):6-6. 被引量:1
6 张爱忠.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深水区”的流动性风险[J]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3,27(5):84-88.
7 叶丽英.次贷危机下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风险防范措施分析[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35):13-14. 被引量:1
8 严莉.浅谈次贷危机下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风险防范[J] .中国集体经济,2014(28):91-92. 被引量:4
9 郭丹.论金融产品的创新[J] .商情,2014,0(45):47-48.
10 宗怿斌,林乐芬.江苏省信贷投放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关联性研究[J] .商情,2014,0(50):19-19.
1 中国经济要走好“扩大内需”这步棋[J] .辽宁经济统计,2008(10):37-37.
2 徐嘉锴.经济低迷,企业的市场机会在哪?[J] .销售与管理,2009(2):98-99.
3 杨华,任红营.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启示[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0(5):36-37. 被引量:1
4 黄朝翰,吕晓(译),郑蔚康(校).国际金融动荡对东亚经济的影响[J] .东南亚研究,2008(3):4-9. 被引量:1
5 卢光盛.全球金融危机对东南亚的冲击及其对中国—东盟经济关系的影响[J] .东南亚纵横,2008(11):31-34. 被引量:8
6 曹新.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其对策[J] .燧石,1998(5):20-23.
7 华尔街金融危机的来龙去脉[J] .时事资料手册,2008(6):50-53.
8 张国栋.幸亏印钞能力不足[J] .商周刊,2011(2):16-16.
9 黄前柏.教师张响:幸亏有了编制[J] .新理财(政府理财),2010(6):34-34.
10 薛苗.大力发展中国消费金融公司必要性的思考[J] .时代经贸,2012,10(16):158-1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