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城市影像中的电视:个体身份和群体身份——大陆、香港、台湾青年电影导演影片中的“城市”表征 被引量:3

The Image of TV in the City Movies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大陆、香港、台湾青年导演的影片中,"城市"是最为常见的叙事空间。三地青年导演探索着最富个性的表现方式,力图在银幕上塑造出一个独特突出的"城市空间"。在建构多姿多彩"城市影像"时,他们选择了电视作为审读城市文化的切入角度,并且开始真诚地反思隐藏在影像背后的群体与个体身份。电视作为迅猛发展的大众媒介,其触角已经深入到都市中的千家万户,成为建构身份的重要元素。三地青年导演敏锐地将电视呈现为当代城市影像的重要标记,开始其对城市空间和个体身份的审读和反思。
出处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6-120,共5页 Contemporary Cinema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 1倪伟.《空间的生产与权力敞视——透视当代中国的城市广场》,引自《在新意识形态的笼罩下:90年代的文化和文学分析》,王晓明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98页.
  • 2[英]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 阎嘉译.《通俗文化理论导论》[M].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2-23页.
  • 3《贾樟柯访谈》.广州电视台,2006年1月8日播出.
  • 4[美]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肖志军译,清华大学出版,2002年版.第50页.
  • 5胡延凯.《从新电影到新新电影为》.王海洲主编.《镜像与文化——港台电影研究》,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版,第79页.

同被引文献20

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