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谈水泥混凝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章从水泥混凝土的生产应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出发,提出在混凝土制备与使用过程中节约资源,节省能源的一些对策措施,减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达到建设与保护环境的和谐发展。
作者
于少萍
于少春
机构地区
内蒙古大学
出处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9年第4期56-56,共1页
Inner Mongolia Science Technology & Economy
关键词
水泥混凝土
生态环境
节约资源
节省能源
和谐发展
分类号
TU528.0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8
同被引文献
3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0
参考文献
5
1
雷前治.
在国家经贸委《水泥工业整顿与发展规划》讨论会上的发言(摘要)[J]
.中国水泥,2003(1):6-8.
被引量:2
2
王定才.
粉磨-搅拌一体化:中国商品混凝土产业的发展策略[J]
.混凝土,2003(2):20-23.
被引量:14
3
黄显智.
高性能水泥与高性能混凝土的协调发展[J]
.中国水泥,2003(3):44-45.
被引量:4
4
高长明.
水泥与混凝土的环境友好特性概论[J]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03(2):1-4.
被引量:2
5
劳爱乐[美] 耿勇.工业生态学和生态工业园[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环境科学与工程出版中心,2003.219-234.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高长明.
水泥工业与环境保护[J]
.新世纪水泥导报,1996,2(2):3-7.
被引量:11
2
高长明.
论水泥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J]
.水泥技术,1997(1):3-6.
被引量:30
3
陈益民.我国水泥材料科学的创新与发展方向[A]..中国硅酸盐学会迎接21纪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0年2月..
4
黄士元 孙复强 等.混凝土科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5
杨柏科.混凝土实用技术手册[M].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1月第一版.
6
高长明.
现代水泥工业的节能与二次能源回收技术[J]
.水泥,1998(3):1-7.
被引量:22
7
杨静,冯乃谦.
21世纪的混凝土材料——环保型混凝土[J]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1999(2):3-5.
被引量:65
8
高长明.
知识经济呼唤绿色水泥工业[J]
.中国建材,1999(11):59-60.
被引量:6
9
吴中伟.
高性能混凝土——绿色混凝土[J]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00(1):3-6.
被引量:248
10
蒋家奋,曹永康.
展望21世纪混凝土科学技术[J]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00(1):6-7.
被引量:12
共引文献
28
1
孔凡营,冯承会.
商品混凝土降低成本的技术途径[J]
.建筑技术开发,2004,31(6):60-61.
被引量:1
2
霍莉,陆雍森,王娟.
高科技园区的生态化管理[J]
.四川环境,2004,23(4):64-67.
被引量:2
3
任伟,孙维,兵尚龙.
水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J]
.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4,24(3):47-48.
被引量:4
4
蓝恭海.
华尔街“教父”——格林斯潘的理财心经[J]
.大众理财顾问,2005(1):90-91.
5
孙志刚,董发勤.
生态混凝土集成与组装技术[J]
.混凝土,2005(7):3-7.
被引量:2
6
孔令丞,谢家平,李光平.
循环经济理念与实践的两难抉择与发展路径[J]
.当代经济管理,2005,27(5):88-91.
7
柯昌君.
商品混凝土运行模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10):373-375.
被引量:4
8
赵金兰,刘子刚,曹勇宏,邹德涛.
生态工业园网络建设——以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6,27(2):112-117.
被引量:2
9
汤建伟.
积极推进和实施磷资源生态工艺发展战略[J]
.磷肥与复肥,2006,21(4):6-9.
被引量:2
10
赵亚鹏,丁以中.
闭环物流系统供应商选择模型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06(10Z):141-142.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32
1
蒋冬青.
新型生态混凝土材料及其应用[J]
.建材发展导向,2004,2(3):35-37.
被引量:12
2
李化建,孙恒虎,肖雪军.
生态混凝土研究进展[J]
.材料导报,2005,19(3):17-20.
被引量:68
3
丁旭东,杨宏星,赵成仕,王胜利.
绿化混凝土的研究和应用[J]
.新型建筑材料,2005,32(5):30-32.
被引量:12
4
周斌,王发洲,张运华.
植物相容性生态混凝土研究进展与应用展望[J]
.新型建筑材料,2005,32(8):37-39.
被引量:18
5
卫明.
绿化混凝土的基本特性及其在河道工程中的应用[J]
.上海水务,2005,21(4):19-22.
被引量:12
6
胡瑞珍,田秀淑,任书霞.
生态混凝土的研究及应用[J]
.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2006,19(3):108-111.
被引量:9
7
王晖,靳燕宁.
浅谈绿化混凝土生态护坡[J]
.水利经济,2006,24(5):66-68.
被引量:15
8
焦凤红.
绿化混凝土及其应用前景[J]
.亚热带水土保持,2006,18(4):49-51.
被引量:4
9
詹镇峰,李从波.
植生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述评[J]
.广东水利水电,2007(3):57-58.
被引量:16
10
詹镇峰,李从波,张梅.
浅谈植生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J]
.江淮水利科技,2007(3):23-25.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1
1
李萌,陈宏书,王结良.
生态混凝土的研究进展[J]
.材料开发与应用,2010,25(5):89-94.
被引量:20
二级引证文献
20
1
杨加,周锡玲,张胜,杨军.
环保型植生多孔混凝土试验研究[J]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1(10):18-22.
被引量:9
2
陈菲,方灵毅.
植被混凝土在岩石边坡防护中的应用[J]
.福建建材,2012(6):93-94.
被引量:1
3
哈佳,陈峰,丁明.
生态混凝土在黄河城市河段治理工程中的应用[J]
.中国水运(下半月),2013,13(10):167-168.
被引量:1
4
陈迎,吴沿友,赵宽,邢德科.
绿化混凝土环境下构树和桑树的生理及力学特性[J]
.贵州农业科学,2014,42(2):173-176.
被引量:1
5
王印龙.
透水降噪多孔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5,39(3):560-563.
被引量:2
6
梁宇涵,袁大伟,崔龙丹,彭晓婷,杨萃娜.
无沙多孔生态混凝土护坡研究现状分析[J]
.山东工业技术,2015(17):279-280.
被引量:1
7
李虎.
生态混凝土研究及工程应用现状[J]
.门窗,2016(10):249-249.
被引量:1
8
谢应兵,江辉.
适于小河流的反滤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J]
.硅酸盐通报,2017,36(4):1120-1124.
9
韩益林,万天昌.
浅谈植生混凝土在水利渠道中的应用[J]
.江西建材,2018(4):123-124.
10
彭涛,任东兴,邓安.
绿色岩土工程研究现状及展望[J]
.四川地质学报,2018,38(2):292-298.
被引量:5
1
樊小东,夏勇涛,李华涛.
提高泡沫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研究[J]
.山西建筑,2008,34(35):174-174.
被引量:1
2
郭世荣,包海蓉,王利文.
浅析混凝土早期裂缝的预防[J]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4,22(1):33-37.
被引量:1
3
武军.
房屋建筑结构工程混凝土施工裂缝的控制举措探讨[J]
.城市建筑,2014,0(24):42-42.
被引量:1
4
方晓.
混凝土空心砌块生产应用的研究[J]
.上海建材,1992(6):13-17.
5
熊能.
浅谈国内塑料管材及发展现状[J]
.四川建材,2011,37(1):1-2.
被引量:9
6
张树青,黄士元.
我国矿渣粉生产和应用情况[J]
.混凝土,2004(4):6-8.
被引量:26
7
孟刚,张学杰,张凯峰,欧阳孟学,李逸飞,李文龙.
绿色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制及质量控制[J]
.山西建筑,2014,40(12):134-135.
被引量:1
8
徐建.
关于混凝土的制备、浇筑以及养护方法的研究[J]
.科技视界,2013(11):73-73.
9
郭立凯,尹玉艳,曹晶.
建筑砌块生产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防止措施[J]
.砖瓦,2005(1):30-35.
10
钟雪,赵枫,徐国孝,付兴权.
商品混凝土常见问题及其处理措施[J]
.浙江建筑,2007,24(10):54-56.
被引量:1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9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