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掺入抗车辙剂的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研究
被引量:
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分别对掺入PR抗车辙添加剂、TLA湖沥青和SEAM的沥青混合料进行劈裂疲劳对比试验和老化后的疲劳试验,对比分析其疲劳性能的优劣。分析了添加抗车辙剂的沥青混合料疲劳作用机理。解释了添加不同抗车辙剂后,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性能形成差异的原因。
作者
李忠祥
杨云东
周应新
朱止波
周彬
王浩
岳锐强
王捷
机构地区
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云南蒙新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云南省公路科学技术研究所
出处
《公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2-25,共4页
Highway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抗车辙剂
疲劳性能
老化
分类号
U414.75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9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5
参考文献
2
1
AASHTO Designation: TP8-94 Edition 1B, September 1994, AASHTO Provisional Standard: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fatigue life of compacted hot mix asphalt (HMA) subjected to repeated flexural bending[S].
2
沈金安.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共引文献
5
1
陈卓.
沥青路面低温缩裂的原因与防治[J]
.山西建筑,2008,34(17):299-300.
被引量:1
2
张肖宁,姜旺恒,李智,朱小刚.
基于无损检测的转运车使用效果评价[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6(6):62-66.
被引量:8
3
杨立峰,李栓.
微表处混合料路用性能对比分析[J]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9(6):16-19.
被引量:2
4
李方军.
沥青针入度指标试验研究[J]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3,30(6):57-59.
被引量:5
5
王亚永,张艳.
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分析[J]
.中国科技博览,2015,0(43):126-126.
同被引文献
19
1
杨帆,孙波,王延斌,李国伟.
温拌工艺在大比例厂拌热再生中的应用[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1,7(3):103-105.
被引量:10
2
董玲云,何兆益,黄刚,王国伟,侯俊.
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疲劳特性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2(4):606-609.
被引量:18
3
吴超凡,赵明华,曾梦澜,钟梦武,黄开宇.
Domix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试验研究[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8,4(3):93-96.
被引量:5
4
伍石生,徐希娟.
掺加PR PLASTS抗车辙剂的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J]
.公路,2005,50(1):156-159.
被引量:60
5
张志祥,吴建浩.
再生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试验研究[J]
.中国公路学报,2006,19(2):31-35.
被引量:52
6
肖庆一,芮少权,王航,郑涛,郝培文.
添加PR PLASTS抗车辙剂沥青混合料试验研究[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6,28(7):36-39.
被引量:42
7
于滟.硫磺改性沥青在沥青混凝土中的应用[J].中国道路沥青,2006,(2).
8
谢祥根.
抗车辙外掺剂在AC-20型沥青混合料中的应用研究[J]
.公路,2008,53(5):166-170.
被引量:19
9
张兴友,胡光艳,王柏春,赵振军.
硅藻土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研究[J]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8,25(2):7-10.
被引量:11
10
周琦,王枫成,李晓民,南雪丽,张兴军,谭敬华.
掺加抗车辙剂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评价方法[J]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11,37(4):130-134.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5
1
谢照林,覃杨.
掺抗车辙剂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研究[J]
.公路,2012,57(11):201-203.
被引量:5
2
于漧,汪德元,张松林.
硫磺沥青混合料养生时间与性能的关系[J]
.石油沥青,2012,26(6):25-28.
被引量:4
3
于漧,汪德元,张松林,严继康,袁君.
硅藻土改性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的试验研究[J]
.公路,2013,58(4):161-165.
被引量:2
4
侯睿,次仁旺堆,拉巴,张震涛.
硫磺改性厂拌温再生工艺对于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的影响[J]
.公路工程,2015,40(4):249-254.
被引量:4
5
崔伟.
基于正交法的抗车辙剂改性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试验及其抗老化性能分析[J]
.华东科技(学术版),2017,0(7):140-140.
二级引证文献
15
1
吴振球,熊财富.
深化高等教育的交叉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J]
.交通高教研究,2000(1):55-57.
被引量:2
2
胡小弟,高一鸣,林丽蓉,仲甡,戴雄威.
赛欧铺改性沥青混合料温拌技术[J]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3,35(11):10-13.
被引量:14
3
杨成,刘德仁,王旭,刘国太.
Bonifiber纤维对沥青混合料抗疲劳性能的影响[J]
.硅酸盐通报,2014,33(4):811-815.
被引量:2
4
王颖.
SMA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抗疲劳特性的实验研究[J]
.公路工程,2016,41(6):267-270.
被引量:2
5
朱厚江,杨三强,张冲,陈芳,李岩岩.
新疆路面沥青混合料疲劳寿命预估分析[J]
.公路工程,2017,42(1):115-118.
被引量:2
6
叶茂,胡小弟,孙权,白桃.
硫磺改性沥青混合料基本性能的研究[J]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7,39(4):366-371.
被引量:6
7
骆钒,徐安,王航,游世骄.
抗车辙剂对AC-20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影响研究[J]
.内蒙古公路与运输,2018(5):16-19.
被引量:1
8
陈志毅,魏显权,严超.
RK300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能研究[J]
.广东公路交通,2019,45(4):1-4.
被引量:2
9
张苛,谢玲儿,张争奇.
沥青路面现场施工质量检测与评价方法探讨[J]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19,37(4):604-611.
被引量:19
10
黄小侨,张生泉,唐彦,窦方杰,陈彦忠,邵子奇,李雨师.
沥青基抗车辙剂制备技术研究[J]
.石油沥青,2019,33(6):24-27.
被引量:1
1
郑乃涛,徐新蔚.
不同种类改性剂与基质沥青相容性研究[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2,8(12):167-170.
被引量:3
2
赵凯,陈明星.
抗车辙沥青混凝土在平阳高速公路的应用[J]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4,37(10):6-8.
被引量:3
3
兰照满,王长在.
浅谈两种抗车辙添加剂的使用[J]
.中国电子商务,2009(12):97-97.
4
张亚鹏.
天然沥青与基质沥青配伍性的应用研究[J]
.天津建设科技,2014(3):64-66.
5
贾维杰,李长成.
关于抗车辙添加剂应用在沥青混凝土路面中的探讨[J]
.北方交通,2010(9):31-32.
6
刘国强,钟科,曲美燕,汤雄.
TLA湖沥青在涪南高速公路中的应用研究[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4,10(1):79-82.
7
曹立松.
结合工程实例浅析道路新技术的应用[J]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5):35-38.
被引量:1
8
魏昌俊.
半刚性路面基层的弯拉和劈裂疲劳特性[J]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1998,17(1):58-61.
被引量:15
9
王琛艳.
TLA改性沥青评价指标试验对比分析[J]
.中外公路,2016,36(3):325-327.
被引量:2
10
岳鹏飞.
三种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添加剂的性能综合比较[J]
.现代交通技术,2010,7(4):11-13.
被引量:1
公路
2009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