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图形设计中本土文化资源的现代性转换 被引量:8

Modernity Shift of the Native Cultural Resources in Graphic Design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在现代设计语境下,图形设计应合理运用本土文化中传统图形资源,避免设计思维上的盲目崇洋,强调自我更新。本土文化中传统图形资源的可利用性较强,中国元素在当下尤其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及文化承载量,但还要以开放的心态吸收国际上现代设计中优秀的构形方法,注重探寻在现代设计中新的话语方式与思维方式,从而灵活运用本土文化资源以实现其现代性转换。 This paper holds the view that in the context of modern design, graphic design should appropriately exploit the traditional graphic resources in the native culture; blind worship of the foreign elements should be avoided and self-renewal should be emphasized. It's believed that the traditional graphic resources in the native culture are quite utilizable; especially nowadays, the Chinese element bears a significant realistic meaning and cultural capacity. Yet it is also proposed that the excellent methods of graphic design in modern design in the world should be absorbed with an open mind, new discourse and mode of thinking in modern design should be explored so that the resources in native culture can be utilized flexibly and the modernity shift can be fulfilled.
作者 辛艺华
出处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6-151,共6页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现代语境中图形创造的审美思维研究"(05JA760004)
关键词 图形设计 本土文化资源 形式语言 现代性转换 graphic design native cultural resources formal language modernity shift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1

  • 1赫伯特·里德.工业艺术的历史和理论[M]//李砚祖.外国设计艺术经典论著选读:上.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31.
  • 2王受之.世界现代平面设计史[M].北京:新世纪出版社.1998:365.
  • 3阿曼特·马特扣特.失衡的声音[M]//张穗华.媒介的变迁.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67.
  • 4乔治·里茨尔.社会的麦当劳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 5李庆霞.全球化视域中的文化本土化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07(1):44-46. 被引量:10
  • 6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 7丁成际.现代性的解读[J].兰州学刊,2006(3):1-3. 被引量:3
  • 8罗曼·雅柯布森.雅柯布森文集[M].钱军,王力,译.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52.
  • 9朱炳祥.“全球化”与“本土化”相互关系的发生学阐释[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5(5):630-635. 被引量:11
  • 10约瑟夫·T·肖.文学借鉴与比较文学研究[M]//张隆溪.比较文学译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36.

二级参考文献18

  • 1阿尔布劳 高湘泽.全球时代[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 2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 3[德]卡西尔.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 4[瑞士]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 5[瑞士]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 6[美]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 7达仁道夫.现代社会冲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23.
  • 8[美]伍兹. 文化变迁[M]. 何瑞福译.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9.
  • 9[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范畴篇[M]. 方书春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59.
  • 10[德]弗雷格. 论涵义和指称[A]. 语言哲学名著选辑[Z]. 肖阳译. 北京: 三联书店, 1988.

共引文献124

同被引文献21

  • 1康渭东.图形设计中的写意造型[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6(4):119-120. 被引量:1
  • 2纪向宏.图形语言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06,27(1):167-169. 被引量:40
  • 3范欣欣.“陌生化”理论在文学创作中的运用[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7(2):133-136. 被引量:23
  • 4李泽厚.美的历程[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 5尹定邦.图形的意义[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 6[意]维柯 朱光潜译.《新科学》[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03页.
  • 7约瑟夫·T·肖.《文学借鉴与比较文学研究》,张隆溪选编.《比较文学译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
  • 8[英]克莱夫·贝尔.《艺术》,江苏教育出版社,南京,2004,第8页.
  • 9杨学琴,安琪.《民闻美术概论》,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0,第100页.
  • 10XU Na.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Cartoon Image to Child Product Packaging. . 2010

引证文献8

二级引证文献1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