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60-62,共3页
Library Theory and Practice
同被引文献120
-
1吴汉东.美国著作权法中合理使用的“合理性”判断标准[J].环球法律评论,1997,19(3):45-58. 被引量:85
-
2吴振芳,李秋霞.试论网络时代注册呈缴本与版权立法[J].情报资料工作,2004,25(5):44-45. 被引量:3
-
3石宏如.法国呈缴本制度简述[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5(2):20-21. 被引量:11
-
4李丹,乔冬梅.国外电子出版物研究与发展综述[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5,31(4):72-77. 被引量:6
-
5倪晓红,赖茂生.欧共体在数据库版权保护方面的进展[J].情报学报,1995,14(2):153-157. 被引量:7
-
6秦珂.试论电子出版物呈缴制度设计的若干问题[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18):71-73. 被引量:11
-
7吴建中,马远良.图书馆与知识产权——于图书馆未来的对话之五[J].图书馆杂志,1996,15(1):36-38. 被引量:21
-
8张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网络安全[J].现代电子技术,2006,29(2):65-66. 被引量:16
-
9刘燕.国外电子出版物呈缴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图书馆学刊,2006,28(1):61-62. 被引量:8
-
10杨道玲.电子出版物呈缴问题探讨[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6,15(1):44-48.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12
-
1周群.国内外电子出版物呈缴本制度研究进程及发展趋势[J].图书情报工作,2006,50(10):124-127. 被引量:3
-
2王海燕,罗日辉.国内外电子出版物呈缴本制度研究综述[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7(1):25-29. 被引量:6
-
3王海燕,罗日辉.论我国电子出版物呈缴服务环境的变革[J].图书情报知识,2007,24(2):100-104. 被引量:3
-
4吴有梅.论机构知识库建设中的呈缴模式[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3):33-36. 被引量:6
-
5刘志刚.电子版权与图书馆的合理使用[J].情报理论与实践,1999,22(2):99-102. 被引量:29
-
6刘家真.维护数字信息长期存取的管理策略[J].中国图书馆学报,1999,25(5):56-58. 被引量:63
-
7秦珂.合理使用与数字图书馆版权问题[J].图书馆学刊,2000,22(4):2-4. 被引量:30
-
8张铀.对比传统图书馆与电子图书馆的优缺点及相应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2,9(33):229-230. 被引量:4
-
9黄红华.澳大利亚电子出版物法定缴送及启示研究[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3,33(6):18-21. 被引量:3
-
10刘传良,苏广利.从传统图书馆到电子图书馆藏书建设的变化与对策研究[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9(4):103-105.
二级引证文献152
-
1包兴荣.关于网络化中著作权合理使用的思考[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2(3):45-47. 被引量:3
-
2梁新华.数字环境下合理使用与图书馆工作浅析[J].图书馆学研究,2002(8):85-87.
-
3刘葵波.数字资源保存的责任体系与合作机制探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8,31(6):877-879. 被引量:4
-
4马风成,刘红英.基于全息技术构建数字资源存储平台[J].科技信息,2009(1). 被引量:1
-
5秦珂,高利华.版权在图书馆中的限制与反限制[J].晋图学刊,2001(3):30-33. 被引量:6
-
6罗小玲.如何合理使用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3(S1):151-153.
-
7李珊珊.网络环境下作品的合理使用[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0(S2):90-92. 被引量:3
-
8郝培芬.数字化文献对高校图书馆馆藏文献建设的影响[J].北京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3(1):42-45. 被引量:1
-
9刘志刚.图书馆网站建设中的著作权规避与合理使用[J].图书情报知识,2004,21(4):95-96. 被引量:6
-
10裴世刚.多媒体作品的知识产权研究综述[J].现代情报,2004,24(10):22-24. 被引量:3
-
1武新宏.电视纪录片提升传统文化传播效果探析[J].电视研究,2012(7):68-69. 被引量:4
-
2郭阿纯.图书馆加强青少年阅读推广的实践路径[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6,0(10):96-96.
-
3李晖.图书馆推动全民阅读的理念与方式[J].图书情报工作,2010,54(S2):61-63. 被引量:10
-
4曹金焰.文化创意在城市发展与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以英国文化创意产业为例[J].新闻与写作,2016(2):104-107. 被引量:2
-
5李萍,梁卫华.试论新世纪的信息安全[J].平原大学学报,2003,20(4):98-99.
-
6吴学丽.全球性文化传播中的文化身份[J].社会科学家,2011,26(8):111-114. 被引量:3
-
7Huadong Guo,Lizhe Wang,Fang Chen,Dong Liang.Scientific big data and Digital Earth[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14,59(35):5066-5073. 被引量:33
-
8程伟杰.澳大利亚数字档案PANDORA项目及其启示[J].档案,2008(3):8-10. 被引量: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