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论世 以心换心——评吴广平先生的《楚辞全解》
被引量:2
出处
《襄樊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86-88,共3页
Journal of Xiangfan University
参考文献12
-
1吴广平.楚辞全解[M].长沙:岳麓书社,2008:2.
-
2赵一凡.西方文论讲稿[M].北京:三联书店,2007:193-194.
-
3伽达默尔著 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
4陈靖武.国学研究的又一丰硕成果--评吴广平注译的《楚辞》.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6).
-
5陈靖武.一部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古籍整理著作——评吴广平先生校注的《宋玉集》[J].船山学刊,2002(4):142-142. 被引量:1
-
6邓新跃.多维视角下古代作家个案研究的新创获——评吴广平先生著《宋玉研究》[J].贵州文史丛刊,2005(3):87-89. 被引量:1
-
7张晚林.才子之所以为才子——吴广平先生《宋玉研究》读后[J].怀化学院学报,2005,24(6):143-143. 被引量:1
-
8李德辉.一部全面系统、宏富精深的学术力作——评吴广平先生著《宋玉研究》[J].理论月刊,2005(6):128-130. 被引量:1
-
9李德辉.看似寻常最奇崛——评吴广平先生注译《楚辞》[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22(1):8-9. 被引量:2
-
10彭安湘.文学经典的阅读诱惑--读吴广平先生校注《楚辞图文本》[N].人民铁道报,2007-01-05.
共引文献263
-
1尧新瑜.社会转型期道德教育面临的理论整合[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4(8):52-55. 被引量:4
-
2韩东晖.“哲学”概念的家族相似性与“中国哲学”学科范式问题[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18(4):63-68. 被引量:7
-
3辛斌.论理解的历史性和解释的客观性[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20(5):73-77. 被引量:2
-
4曹正善.理解:向教学本体论的回归之路[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6):57-62. 被引量:3
-
5严春友.中国哲学的强解释学特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100-106. 被引量:5
-
6薛其林,柳礼泉.融合中西的义理阐释方法——以民国学术研究为例[J].北方论丛,2004(6):60-64. 被引量:2
-
7黎霞.尼采与审美现代性[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18(1):16-17. 被引量:1
-
8柳夕浪.“研究”对于中小学教师意味着什么[J].教育研究,2005,26(1):52-57. 被引量:18
-
9李无苑.论当代解释学对知性文化的反思[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1):53-56. 被引量:1
-
10郭晓燕.文学翻译中的美学视野[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6(1):134-138.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39
-
1吴广平,张伯传.屈原不是少数民族[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3(2):107-113. 被引量:1
-
2姜书阁.“屈原赋二十五篇”臆说[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10(S2):1-16. 被引量:2
-
3黄金明.论曹植《洛神赋》的寓意[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3):140-143. 被引量:4
-
4李德辉.看似寻常最奇崛——评吴广平先生注译《楚辞》[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22(1):8-9. 被引量:2
-
5吴投文.青年楚辞学者吴广平访谈录.湘潭研究,2007,(1).
-
6吴广平,史新林主编.《徜徉宋玉城》,“安福临澧文化丛书”之一,50万字,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11月第1版.
-
7吴广平.《<大招>非作于汉代考一一敬向郑文先生献疑》,《湘西自治州教师进修学院院刊》1984年第1期.
-
8夏昭炎.《后生可畏--读吴广平(白话楚辞)印象》,《湘潭师院报》1997年9月20日.
-
9周建忠,汤漳平主编.《楚辞学通典》(《楚辞学文库》第四卷)之“《白话楚辞》”词条,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535页.
-
10陈靖武.《国学研究的又一丰硕成果--评吴广平注泽的(楚辞)》,《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
-
1林琳.儒家思想与民族文化认同[J].社会科学战线,2008(5):194-196.
-
2秦裕华.区分民族文化认同与宗教认同[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2(2):111-113. 被引量:4
-
3董博.酒中哲思——浅析爱默生《酒神》[J].北方文学(下),2016,0(8):55-56.
-
4李尔平.东盟和欧盟青年政策比较研究[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6,35(1):109-114. 被引量:3
-
5李媛媛.试析当前文化建设的几个重点问题[J].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2011(6):16-20. 被引量:1
-
6李晓巧.医院与殡仪馆[J].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1(14):53-53.
-
7段鹏飞.儒家和谐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9(5):11-13. 被引量:1
-
8段鹏飞.浅论儒家和谐思想及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0(6):1-3. 被引量:1
-
9胡振.儒家和谐思想及其当代启示[J].管理观察,2011(14):1-2.
-
10许怡.华侨华人的民族文化认同[J].群言,2006(9):33-35.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