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被引量:
1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现阶段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方向,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国内外人才培养模式的类型及我国工学结合人才培训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作者
孟利前
张京生
胡清晨
机构地区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教务处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6期221-223,共3页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
存在问题
对策
分类号
G712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9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407
同被引文献
52
引证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48
参考文献
10
1
杨泽宇.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江苏高教,2008(6):119-121.
被引量:26
2
庄晓钟.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5):73-77.
被引量:12
3
邵庆龙.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中校企合作的制约因素与对策[J]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1):31-33.
被引量:7
4
黄斌.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若干问题的探究[J]教育探索,2008(03).
5
徐涵.
工学结合概念内涵及其历史发展[J]
.职业技术教育,2008,29(7):5-8.
被引量:60
6
耿洁.
工学结合及相关概念浅析[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35):13-15.
被引量:98
7
孔凡成.
国外校企合作中职业教育改革模式及启示[J]
.职教论坛,2006,22(11X):62-64.
被引量:32
8
李栋学.
工学结合的动因分析及其有效实施[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29):15-17.
被引量:47
9
马树超.
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转型的必然要求[J]
.教育发展研究,2005,25(16):13-16.
被引量:125
10
李中国.
新加坡的成人职业技术教育[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20(23):57-58.
被引量:17
二级参考文献
39
1
马树超.
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转型的必然要求[J]
.教育发展研究,2005,25(16):13-16.
被引量:125
2
王华轲.
半工半读教育及其当代意蕴探寻[J]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4):19-21.
被引量:11
3
沈孟璎.
新词语词义之概貌[J]
.文史哲,1986(4):70-75.
被引量:9
4
李中国.
新加坡的成人职业技术教育[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20(23):57-58.
被引量:17
5
贺星岳,郭薇.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J]
.职教论坛,2004,20(08X):22-23.
被引量:55
6
陈波涌.
半工半读职业教育思潮(下)[J]
.职教论坛,2004,20(11S):58-60.
被引量:6
7
蔡泽寰.
英国的现代学徒制度[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1(6):40-41.
被引量:28
8
郝惠珍,梁文霞.
澳大利亚TAFE职业教育模式及启示[J]
.世界职业技术教育,2005(4):9-13.
被引量:4
9
肖化移,李谨平.
工学结合的理性思考[J]
.职教通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21(5):12-15.
被引量:104
10
胡伟光.
对高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思考[J]
.石油教育,2006(5):25-26.
被引量:45
共引文献
407
1
张健,孔凡成.
国外校企合作中的学生角色转变模式[J]
.现代企业教育,2006(16):9-10.
2
牛君彦,杨磊.
职业院校如何实施工学结合的探讨——结合河北城乡建设学校经验[J]
.河南农业,2008(20):6-7.
被引量:1
3
王有存,陈万强.
扩大开放办学 推进工学结合[J]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4(4):5-7.
被引量:1
4
李梦卿,张君第.
“工士”学位在我国职教人才培养中的可实施性研究[J]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09,24(3):14-16.
被引量:14
5
易新河.
高职自动化技术专业群建设探讨[J]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6(2):71-72.
被引量:2
6
陈海明.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及其内涵[J]
.科技经济市场,2008(2):87-88.
被引量:14
7
王君丽,茜平一.
行业高职院校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5(4):1-4.
被引量:5
8
乌玉洁.
《人身保险原理与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的尝试[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3):19-19.
被引量:1
9
陈卉.
创新高职音乐技能人才“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研究[J]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0(4):46-48.
被引量:1
10
卢秋根,赖海涛.
职业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探讨[J]
.职业教育研究,2011(S1):26-27.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52
1
马树超.
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转型的必然要求[J]
.教育发展研究,2005,25(16):13-16.
被引量:125
2
朱元忠.
深化教学改革 创建优质专业[J]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1):97-99.
被引量:3
3
蒋锦标,刘瑞军,孙福春.
农业高职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衔接与融通[J]
.辽宁教育研究,2005(10):23-24.
被引量:3
4
孙丽娟.
艺术设计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逻辑[J]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7(5):76-78.
被引量:5
5
陈解放.
“产学研结合”与“工学结合”解读[J]
.中国高教研究,2006(12):34-36.
被引量:443
6
王金洲,戴金祥.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思考[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0(2):124-126.
被引量:12
7
陈解放.
基于中国国情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径选择[J]
.中国高教研究,2007(7):52-54.
被引量:582
8
周济.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实现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额突破[N].中国教育报,2005-08-20.
9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2006.11.
10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2005.10.
引证文献
16
1
许乃霞,张宇.
“两结合、两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江西农业学报,2011,23(1):205-206.
被引量:3
2
骆志生.
试论高职教育的办学主体[J]
.江西农业学报,2010,22(8):191-192.
被引量:3
3
傅琼.
以教学性企业为载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
.教育与职业,2009(36):36-37.
被引量:10
4
吴寒,周刃.
中国语境下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研究[J]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0,19(1):21-25.
被引量:6
5
黄淑贞.
工学结合模式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与实践[J]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3):42-44.
被引量:2
6
杨勃,罗建华,陈艳茹.
关于高职精品课程建设中工学结合的思考[J]
.辽宁高职学报,2010,12(8):69-71.
被引量:2
7
徐蓉.
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如何应对新技术革命的挑战[J]
.中国科技博览,2011(3X):204-205.
8
连立芳.
深度校企融合 实现毕业与就业的“零距离”——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实践与经验[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2):84-86.
被引量:1
9
刘吉祥,曾冠群,汪铁桥.
三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工学结合、异地教育”培养模式探索[J]
.学前教育研究,2013(6):52-54.
被引量:3
10
黄顺,潘文明,周军,李庆魁,李臻.
浅谈工学结合模式下园林技术专业毕业论文改革[J]
.职业教育研究,2013(10):147-14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48
1
洪宇.
《免疫学及检验》学生学习质量提升及评价研究与实践[J]
.课程教育研究,2019,0(48):193-193.
2
朱乾娜.
“以赛促学”提高五年制学前教育学生专业素养[J]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4,31(2):33-34.
被引量:3
3
陈新一,许芳奎.
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运行机制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为例[J]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0,12(3):18-20.
被引量:6
4
吴家礼,许芳奎.
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10(32):26-28.
被引量:38
5
曹为成,黄永利.
服装专业班主任的主题教育与学生成才之关系思考[J]
.黑河学刊,2010(12):109-110.
6
王德山.
高职专业建设服务经济转型升级带来的思考[J]
.教育与职业,2011(23):35-36.
被引量:10
7
高想清,徐汉峰,沈红珍.
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评价体系的构建[J]
.经济研究导刊,2011(25):289-291.
被引量:1
8
戴素江,马广,胡新华,王志明,戴欣平.
机制专业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探索[J]
.机械职业教育,2011(10):25-26.
被引量:1
9
刘晓,石伟平.
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评析[J]
.教育与职业,2012(2):5-8.
被引量:20
10
邓跃军.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学习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6):174-176.
被引量:1
1
吕修海.
以特色教育构筑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训模式[J]
.农机化研究,2002,24(4):215-216.
2
周西安,吴麟麟.
论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
.继续教育研究,2007(1):165-167.
被引量:15
3
李峰,赵雪云.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典范——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5):172-174.
被引量:24
4
崔岩.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
.职业技术教育,2009,30(11):73-74.
被引量:40
5
朱晟利.
论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及构成[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5(03S):28-29.
被引量:135
6
孙秀莉.
杭州市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模式对高职教育发展的启示[J]
.南昌高专学报,2010,25(1):133-135.
被引量:4
7
夏旭,潘长珍.
“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4(5):105-107.
被引量:17
8
刘永新,杜学森.
职业技能大赛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关系[J]
.教育与职业,2014(21):43-44.
被引量:42
9
张凯.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之研究[J]
.职业教育研究,2009(8):9-10.
被引量:18
10
马瑞秋,施晓莉.
加快发展黑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的建议[J]
.职业技术,2010(3):85-85.
被引量:1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