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接受美学视野下文学作品的模糊性及其翻译
被引量:
2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模糊是文学作品的一种特性,其作用在于给读者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增强作品的主题意义和审美效果。本文运用美学基本原理,对文学作品模糊性进行审美分析并对文学翻译如何再现原文的美学要素进行探讨。
作者
魏晓红
机构地区
四川农业大学外语系
出处
《上海翻译》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1-64,共4页
Shanghai Journal of Translators
基金
四川省教育厅社科基金项目"跨文化视野下汉英语言模糊性对比及应用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7SB015)
关键词
接受美学
模糊性
文学翻译
意象
意境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1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23
同被引文献
128
引证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34
参考文献
4
1
邵璐.
跨文化交际中模糊话语的留存与磨蚀——以《达·芬奇密码》为例[J]
.外国文学研究,2007,29(4):97-104.
被引量:10
2
陶友兰.
从接受理论角度看古诗英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J]
.外语学刊,2006(1):93-97.
被引量:56
3
孙迎春.
“意境”译法探索[J]
.中国翻译,2002,23(5):86-88.
被引量:58
4
姜秋霞,权晓辉.
文学翻译过程与格式塔意象模式[J]
.中国翻译,2000(1):26-30.
被引量:113
二级参考文献
21
1
金明.
英汉诗歌翻译中的文化因素[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S1):86-90.
被引量:9
2
刘川,段跃萍.
跨文化差异与词汇翻译[J]
.中国翻译,1996(1):31-32.
被引量:41
3
柯平.
文化差异和语义的非对应[J]
.中国翻译,1988(1):9-15.
被引量:59
4
赵辛而.
中国古典诗词的翻译与欣赏[J]
.中国翻译,1984(12):11-14.
被引量:4
5
高嘉正.
吃透原诗——古诗英译的首要之举[J]
.上海翻译,1999(4):24-27.
被引量:7
6
朱振武.
相似性:文学翻译的审美旨归——从丹·布朗小说的翻译实践看美学理念与翻译思维的互动[J]
.中国翻译,2006,27(2):27-32.
被引量:36
7
张建民.
诗无达译,意境为上——从认知能力、价值取向分析一首汉诗的英译[J]
.US-China Foreign Language,2004,2(3):37-41.
被引量:3
8
茅盾.为发展文学翻译事业和提高翻译质量而奋斗[A]..《翻译研究论文集(1949-1983)》[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
9
丹·布朗.《达·芬奇密码》[M].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版.第390页,第198页,第390-391页,第505-506页,第517页.
10
蔡钟翔et al,“中国美学范畴丛书<总序>”[A],古风,意境探微[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
共引文献
223
1
罗静,吕文澎.
译者行为批评视阈下的中国古典诗词中文化意象“天”的英译探析——以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例[J]
.语言教育,2020(1):71-75.
被引量:5
2
张倩婷.
视域融合角度下《使至塞上》翻译研究[J]
.现代英语,2020(12):68-70.
3
Yiying YANG.
On Translation of Cultural Images in Chang Hen 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ception Theory[J]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2019,42(4):527-541.
4
常丹丹.
从接受美学看《天净沙·秋思》翻译中的模糊性传达[J]
.汉字文化,2020(3):108-109.
5
王卫娟.
“格式塔质”与古典诗歌鉴赏[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24(2):23-26.
被引量:1
6
刘天勤.
儿童英语诗歌赏析[J]
.长城,2011(10):203-204.
7
熊婷.
《游子吟》英译的格式塔阐释[J]
.作家,2011(12):187-188.
被引量:1
8
王慧.
论文学翻译中模糊语言的取舍[J]
.作家,2010(10):146-147.
9
王琦.
翻译研究中的文化整体观——读斯奈尔-霍恩比《翻译研究综合法》[J]
.文学界(理论版),2012(10):183-184.
10
严丽.
译诗译心——格式塔意象再造论视角下李清照词《声声慢》的三种英译[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17):58-59.
同被引文献
128
1
袁圆,屠国元.
朱自清散文意象翻译的认知诗学探究[J]
.外语研究,2021,38(2):90-94.
被引量:10
2
查明建,田雨.
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
.中国翻译,2003,24(1):21-26.
被引量:1459
3
郭表霞.
旅游广告文本及其翻译策略[J]
.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9(4).
被引量:1
4
戴惠,陈桉慧.
论食指诗歌的诗情美[J]
.江苏社会科学,2012(S1):221-225.
被引量:1
5
乐金声.
论英汉翻译中的形象转换[J]
.中国翻译,1998(4):16-19.
被引量:32
6
赵民,李东.
公益广告的现状及其发展的几点建议[J]
.新闻大学,1997(2):87-88.
被引量:6
7
丰华瞻.
翻译《西风颂》随感[J]
.外国语,1993,16(3):39-42.
被引量:3
8
邵惟韺,邵志洪.
格式塔意象在类比语篇翻译中的再造——以TEM8(2013)汉译英试题为例[J]
.上海翻译,2013(4):32-36.
被引量:4
9
李源.
“模糊”——人类语言的自然属性[J]
.外国语文,1992,17(4):96-101.
被引量:8
10
黄忠廉.
论科技翻译中的形象思维[J]
.中国科技翻译,1991,4(4):7-14.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22
1
杜鹃.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文化意象的翻译[J]
.长城,2012(10):199-200.
2
夏青,张超.
霍氏与杨氏《红楼梦》中医药文化翻译的得失[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5):84-90.
被引量:9
3
何三宁.
寻找美的线条——科技翻译策略的一个新视角[J]
.上海翻译,2011(3):29-32.
被引量:7
4
林丽霞.
接受美学视域下古语英译的审美再现——以温总理答记者问翻译为例[J]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3,31(3):102-108.
被引量:1
5
叶红卫,刘晓民.
古诗词中的模糊语言及其翻译处理[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4(3):123-125.
被引量:1
6
张静.
接受美学视野下文学作品翻译中的审美沟通[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9):13-14.
被引量:3
7
李华.
论文学作品翻译中模糊语义的处理[J]
.黑河学院学报,2017,8(5):192-193.
被引量:2
8
张丽.
接受美学视角下译者主体性阐释——以傅汉思和许渊冲的《虞美人》译本为例[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36(6):61-63.
被引量:4
9
赵振华.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电影片名中的中国元素英译[J]
.电影评介,2015,0(24):103-106.
被引量:4
10
呼莹莹.
中西文化的差异背景下的中国古诗词英译研究[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3):4-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34
1
于慧敏.
对比分析与华语影片名的英译[J]
.新东方英语(中英文版),2019(2):151-151.
2
杨方林.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红楼梦》中医药文化的英译--以霍译本为例[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4(12):80-81.
3
杨方林.
试析霍译本《红楼梦》中医药文化的翻译[J]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2(3):126-129.
被引量:1
4
余盈,徐婷.
科技英语中常用“关联词”的特征与运用探微[J]
.中国科技纵横,2015,0(5):242-243.
5
信娜.
术语翻译形式美探求[J]
.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15(2):70-73.
被引量:1
6
陈艳.
顺应论视阈下《红楼梦》两英译本中医原理翻译对比研究[J]
.普洱学院学报,2014,30(5):85-88.
被引量:2
7
罗迪江,景岫.
语言表义功能驱动下的科技翻译模式研究[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5(2):119-123.
被引量:3
8
邹园艳.
《红楼梦》茶文化中“茶”的英译策略[J]
.福建茶叶,2016,38(5):347-348.
被引量:2
9
周文婕.
接受美学视野下的科技英语翻译[J]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5(3):112-115.
被引量:2
10
钟明国.
科技英语翻译中的图形转换[J]
.上海翻译,2017(3):57-62.
被引量:1
1
李静.
广告翻译策略:接受美学视野[J]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3(2):87-91.
被引量:4
2
韦忠生.
接受美学视野下的旅游文本翻译[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3):64-67.
被引量:8
3
袁贝贝,张慧琴.
接受美学视角下中国古典诗歌模糊美英译之探究[J]
.沈阳大学学报,2011,23(3):98-100.
被引量:2
4
周文婕.
接受美学视野下的科技英语翻译[J]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5(3):112-115.
被引量:2
5
韩虎林.
美学视野中的英语修辞[J]
.池州学院学报,1994,14(1):63-71.
6
邱海梅.
接受美学视野下的《西游记》译本[J]
.语文建设,2015(8X):78-79.
被引量:1
7
陈金莲.
接受美学视野下汉语成语英译策略研究[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4(2):177-181.
被引量:3
8
昌宗锋.
接受美学视野中的译文读者主体性与翻译[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1):84-85.
被引量:6
9
田富山,马若飞.
美学视野下的商标翻译[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6(5):82-83.
被引量:1
10
喻庆.
浅谈文学作品翻译中美学要素的转换[J]
.新余高专学报,2007,12(5):57-59.
上海翻译
2009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