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文化视野中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大学生素质教育是提高大学教育质量的必要途径,大学生素质教育应立足在强大的文化传统当中,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融碰撞中获取智慧,真正做到文化育人。文化作为一种隐性的教育资源,需要通过大学的领导层面和大学的实践层面使其贯穿在大学生素质教育当中。
作者
孙明英
机构地区
吉首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出处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9年第1期38-40,共3页
Journal of Changhu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关键词
素质教育
文化视野
文化育人
分类号
G40-012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26
同被引文献
17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3
1
章兢,何祖健.
从“知识育人”到“文化育人”——整体论视野中的大学素质教育[J]
.高等教育研究,2008,29(11):9-13.
被引量:70
2
张楚廷.
素质教育是通识教育的灵魂——兼论我国高校素质教育之走向[J]
.高等教育研究,2008,29(7):6-10.
被引量:45
3
龙宝新.
价值商谈与学校道德生活的建构[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23(3):17-23.
被引量:14
二级参考文献
14
1
杨小微.
教学中的价值引导与价值商谈[J]
.教育科学研究,2004(10):5-9.
被引量:26
2
杨叔子,余东升.
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之比较[J]
.高等教育研究,2007,28(6):1-7.
被引量:204
3
常智奇.整体论美学纲要[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4.
4
钱学森.要从整体上考虑并解决问题[N].人民日报,1990-12-31.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
李红亚 龙宝新.在融合世界中考问教育[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200.
7
[英]齐格蒙特·鲍曼 张成岗译.后现代伦理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8
万俊人.道德的谱系与类型[A].王中江主编.新哲学[C].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35-36,34.
9
赵汀阳.论可能生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0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共引文献
126
1
黄利金,张自慧.
教师教学仪态的道德教化功能[J]
.教育伦理研究,2023(1):175-185.
2
冯清爱,刘巧艳,吕淑巧.
素质教育不尚空谈[J]
.科技风,2009(12).
3
黄博卿,诸葛蔷薇.
高校学生组织管理中奖惩制度理念缺失问题研究[J]
.成功,2013(4):155-155.
被引量:2
4
龙宝新,檀传宝.
受教育需要的关怀与提升:教师教育的使命所系[J]
.教师教育研究,2007,19(1):27-30.
被引量:12
5
叶飞.
论道德教育中反道德现象的发生机制[J]
.高等教育研究,2008,29(8):26-30.
被引量:11
6
章兢,何祖健.
从“知识育人”到“文化育人”——整体论视野中的大学素质教育[J]
.高等教育研究,2008,29(11):9-13.
被引量:70
7
滕英兰.
实践生命情感教育 构建和谐政治课堂[J]
.中学教学参考,2009(3):3-5.
被引量:1
8
唐小芹,夏继春.
关于引导大学生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的研究[J]
.湖南商学院学报,2009,16(1):29-33.
被引量:30
9
王金华.
论大学教育与地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J]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9,22(1):49-54.
被引量:7
10
李文琦.
文理相融的素质教育——杨叔子院士谈《岳阳楼记》的启示[J]
.中国市场,2009(22):126-127.
同被引文献
17
1
朱红,戴亿绵,栗红霞.
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与当代大学生素质培养的新模式[J]
.辽宁教育研究,2005(6):76-77.
被引量:5
2
张莲群,周军.
关于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思考[J]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7(1):6-8.
被引量:22
3
耿俊茂.
试析大学生素质结构优化中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1):177-178.
被引量:1
4
崔恒秒.
浅谈如何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J]
.邢台学院学报,2006,21(2):128-128.
被引量:8
5
桂香.
素质教育·双语教学[J]
.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1(2):44-45.
被引量:4
6
杨丽敏.
完善教学管理制度 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
.中国高教研究,2007(8):56-57.
被引量:16
7
王章豹,石芳娟.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意义与原则[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6):96-101.
被引量:33
8
乔海曙,李远航.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综述[J]
.大学教育科学,2008(1):20-23.
被引量:171
9
李薇,肖丽哲.
拓展训练在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应用[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24(2):90-92.
被引量:23
10
聂波,陈兴丽.
加强荣辱观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77-80.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4
1
张文林,夏晓翠.
积极开展实践教育研究 努力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J]
.大家,2011(19):165-165.
2
赵俊丽.
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文教资料,2009(30):217-219.
被引量:2
3
李雪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促进大学生素质养成的重要途径[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26(12):66-67.
4
王志,梁秀梅,李雪峰,包玉山,王英.
大学生素质教育及创新能力培养——结合呼伦贝尔学院实际[J]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1,19(4):1-4.
二级引证文献
2
1
于淑池,李晓明,胡明珏.
就业难背景下的理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策略[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2(21):35-37.
2
郝润夕,蒋兆恒.
基于大创项目的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初探——以通化精图信息有限责任公司为例[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1(13):118-121.
被引量:2
1
杨晓娟,霍锦堂.
新世纪高校班主任工作思路探析[J]
.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20(3):63-65.
被引量:7
2
孙玉安.
“教育产业化”对大学教育质量的负面影响[J]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27(3):90-91.
3
罗婷,万春林.
论新时期大学教师专业素养的形成[J]
.江西教育科研,2006(3):48-49.
被引量:5
4
张宗新.
如何看待学生——大学文化建设的一个话题[J]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青年工作论坛),2004(4):78-79.
5
钟起清.
加强大学与中学教育衔接的思考[J]
.新课程(下),2010(1):55-55.
被引量:2
6
宋颜云,刘筱冬,冯敏.
大学教育中的教育心理学研究[J]
.中国科技信息,2007(7):239-240.
被引量:3
7
李强华.
从两个调查看当前大学师生关系的构建[J]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0(4):19-22.
被引量:1
8
尹志新.
剑桥大学材料科学与冶金系见闻与思考[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1):24-27.
9
熊丙奇.
高校继续教育发展反思[J]
.中国远程教育,2009(24):45-45.
10
杨平,翁思义,郭平.
论大学课堂教学的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理念[J]
.中国电力教育,2008(9):69-70.
被引量:7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9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