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彩色棉育种新进展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对引进的绿绒和棕绒彩色棉进行遗传转育,筛选出了绿89、绿104、棕20三个较为理想的彩色棉品系,其中以绿104表现突出,单株成铃29.4个,比湘棉10号多1.6个,单铃重5.44g,衣分37.5%,产量达到湘棉10号的99.1%,纤维绒长29.0mm,比强度17.8g/tex,麦克隆值3.5,可在生产上应用。对彩色棉的遗传作了分析,就彩色棉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作者
张雪林
机构地区
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
出处
《湖南农业科学》
1998年第3期22-23,共2页
Hunan Agricultural Sciences
关键词
彩色棉
育种
棉花
杂交转育
遗传分析
分类号
S562.0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4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66
同被引文献
74
1
王远临,徐楚年,李连禄.
棉花不同开花期棉铃的纤维发育比较研究[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1992(S1):136-142.
被引量:4
2
林昕.
国外彩色棉的研究与开发[J]
.中国农业信息,2004,16(9):19-19.
被引量:2
3
刘继华,孙清荣,尹承佾,于凤英.
棉花纤维发育过程中氧化酶活性与同工酶酶谱分析[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24(3):302-306.
被引量:2
4
许玉璋,赵都利,许萱.
温度对棉纤维发育的影响[J]
.西北农业学报,1993,2(4):19-23.
被引量:23
5
刘继华,尹承佾,于凤英,杨洪博,贾景农,边栋材.
棉花成熟纤维强度差异机制的研究[J]
.棉花学报,1994,6(4):201-205.
被引量:11
6
贾景农,边栋材,穆祥祺,胡恒亮.
棉纤维微观结构对纤维品质影响的探讨[J]
.中国棉花,1989(2):11-13.
被引量:4
7
刘继华,尹承佾,于凤英,刘英欣,贾景农,边栋材.
开花期对棉花纤维超分子结构与纤维强度动态变化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1996,29(1):59-65.
被引量:12
8
刘继华,尹承佾,孙清荣,杨洪博,于凤英,贾景农,边栋材.
棉花纤维发育过程中细胞壁超分子结构的变化及与纤维强度的关系[J]
.作物学报,1996,22(3):325-330.
被引量:13
9
董合忠,徐楚年,余炳生.
陆地棉与海岛棉纤维发育的比较研究 Ⅱ.棉纤维的伸长、加厚和纤维品质[J]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0,16(2):137-141.
被引量:11
10
郭旺珍,张天真,潘家驹,何金龙.
我国棉花主栽品种的RAPD指纹图谱研究[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1996,4(2):129-134.
被引量:58
引证文献
7
1
冯国礼.
天然彩色棉研究现状及进展[J]
.种子世界,2006(1):34-36.
2
周文龙,李茂松,邱新棉.
天然彩色棉的开发现状及对策[J]
.纺织导报,2001(5):106-108.
被引量:28
3
姜茹琴.
种间杂交有色棉资源选育初报[J]
.中国棉花,2001,28(12):16-17.
被引量:4
4
孙学振,刘霞,王立国,施培,王振林.
彩色棉研究进展与展望[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3(4):509-514.
被引量:14
5
郭江勇,王义琴,吴明刚,张利明,刘丰疆,李文彬,刘海峰,孙勇如.
利用RAPD标记对彩色棉遗传多样性的分析[J]
.棉花学报,2003,15(5):269-273.
被引量:15
6
张美冬,詹先进,张献龙.
彩色棉品种资源的RAPD多态性分析[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3,22(5):427-430.
被引量:8
7
杨国正,展茗.
彩色棉棕—75生产力研究初报[J]
.江西棉花,2001,23(6):32-35.
二级引证文献
66
1
吴立强,郑敬业,王志伟,马峙英.
彩色棉种质资源创新研究[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31(5):5-8.
被引量:2
2
赵光磊,朱红菊,刘春惊,陈瑞萍,曹春波,谭永军,陈耀锋.
环塔里木盆地果棉间作棉花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8(3):113-118.
被引量:7
3
唐志荣,李茂松,周文龙.
彩色棉机织物碱处理与酶处理后的性能对比研究[J]
.现代纺织技术,2004,12(4):1-4.
被引量:3
4
陈英,宋心远.
天然彩色棉研究现状[J]
.纺织学报,2004,25(5):126-128.
被引量:10
5
黄晓东,邵迎,高安娜.
我国彩色棉研究文献分析[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4,16(12):166-168.
6
唐志荣,李茂松,周文龙,陈冬芝,楼利琴.
彩色棉机织物生物酶处理工艺及性能[J]
.纺织学报,2005,26(2):111-113.
被引量:2
7
马晓龙,杨占平,曹建华.
生物技术在功能性纺织纤维中的应用和展望[J]
.合成纤维工业,2005,28(2):55-58.
被引量:3
8
唐海明,余筱南.
我国彩色棉研究的现状及应用前景[J]
.江西棉花,2005,27(2):3-8.
被引量:3
9
陈莉,黄故,许鹏俊.
碱处理和果胶酶处理彩棉纤维吸湿性能的比较[J]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5,24(3):28-30.
被引量:3
10
刘书芳,陈英.
pH值对天然绿色棉颜色的影响[J]
.中原工学院学报,2005,16(3):19-21.
被引量:3
1
刘茂秋,张雪林.
湖南省彩色棉育种与产业化研究进展[J]
.湖南农业科学,2006(4):104-104.
2
张雪林.
彩色棉育种与开发的设想[J]
.作物研究,1998,12(4):32-33.
被引量:7
3
张雪林,张兴平,李景龙,金昌林.
湖南彩色棉育种与产品开发[J]
.中国棉花,2002,29(11):45-46.
4
邱新棉,俞碧霞,朱乾浩,吴逸飞.
天然彩色棉育种初报[J]
.中国棉花,2000,27(1):24-25.
被引量:10
5
冯克云.
基因工程技术在彩色棉育种中的应用概况[J]
.甘肃农业科技,2008,39(2):30-33.
被引量:2
6
赵兴华,渠云芳,黄晋玲.
彩色棉育种研究现状与展望[J]
.现代农业科技,2011(5):84-85.
被引量:8
7
张雪林,李景龙,陈建国,张兴平,金林.
湖南彩色棉育种与开发进展[J]
.作物研究,2001,15(S1).
8
吴立强,郑敬业,王志伟,马峙英.
彩色棉种质资源创新研究[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31(5):5-8.
被引量:2
9
李红芹,纪家华,李朝晖,张娟.
彩色棉育种基本策略与实践[J]
.中国种业,2006(5):17-17.
10
张兴中,周雁声,邱新平,蓝家样.
湖北省彩色棉育种进展与利用[J]
.中国棉花,2001,28(4):2-4.
被引量:5
湖南农业科学
1998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