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毒”的启示
被引量:
1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中医的理论之中,“毒”是一个很突出的概念。什么是毒?古人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但是这并未妨碍他们使用“毒”来说明一些问题。我们只好按照前人的使用情况,分析它的含义。
作者
曹东义
李佃贵
裴林
刘启泉
王彦刚
机构地区
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
河北省中医院
出处
《中医药通报》
2009年第2期30-33,共4页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ournal
关键词
毒
中医理论
启示
毒药
药物治疗
分类号
R242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R99 [医药卫生—毒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1
引证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94
同被引文献
71
1
许良中,杨文涛.
免疫组织化学反应结果的判断标准[J]
.中国癌症杂志,1996,6(4):229-231.
被引量:1368
2
邱赛红,陈立峰,柳克玲,应玲珍,侯雅明.
芳香化湿药开胃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J]
.中药药理与临床,1995,11(4):24-27.
被引量:33
3
张万岱,陈治水,危北海,李道本.
消化性溃疡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5,13(2):136-138.
被引量:81
4
朱萱萱,沈洪,张忠华,邱召娟,郑凯.
益气和胃胶囊对MNNG致胃癌前病变大鼠的实验研究[J]
.中医药学刊,2005,23(12):2194-2195.
被引量:25
5
姜良铎,焦扬,王蕾.
从毒论理,从通论治,以调求平[J]
.中医杂志,2006,47(3):169-171.
被引量:51
6
马红珍,张小云.
毒邪与肾病发病关系探析[J]
.浙江中医杂志,2006,41(4):189-190.
被引量:10
7
王志坤,刘启泉,刘晓辉,张纨.
解毒活血法治疗胃癌前病变合并胃溃疡临床观察[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40(5):23-24.
被引量:15
8
戴林,张学庸.
增殖细胞核抗原与胃癌[J]
.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1996,16(1):3-5.
被引量:23
9
孙丽群,唐昃,段秀泉.
加味左金丸对胃癌前病变大鼠胃黏膜组织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6,14(4):233-236.
被引量:7
10
叶吉晃.
周仲瑛教授“伏毒”学说初探[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6,4(10):4-7.
被引量:36
引证文献
16
1
王志坤,李博林,刘启泉,张纨,师旭亮,董林林.
罗英化浊解毒方治疗胃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1):2935-2937.
被引量:9
2
曹东义,李佃贵,裴林,刘启泉,王彦刚,王丽,高绍芳.
浊毒理论的临床指导意义[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09,26(4):46-48.
被引量:8
3
曹东义,李佃贵,裴林,刘启泉,王彦刚.
浊毒化与化浊毒[J]
.河北中医,2010,32(2):183-185.
被引量:12
4
曹东义,李佃贵,裴林,刘启泉,王彦刚,王丽,高绍芳.
中医浊毒证的两个基本观点[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10,27(2):50-51.
被引量:13
5
王志坤,刘启泉,苏芳,王维,靳凌瑜,张晓利.
凌蔻导浊排毒方对胃溃疡大鼠胃组织SOD及PGE2含量的影响[J]
.四川中医,2011,29(6):15-16.
被引量:2
6
孙春霞,李佃贵,吕素君,刘经选.
胃癌浊毒病机与治法初探[J]
.河北中医,2011,33(5):673-674.
被引量:7
7
王志坤,刘启泉,李博林,董林林,吴云楚,张晓利,苏君.
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对胃癌前病变大鼠PCNA及Reg基因干预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成药,2012,34(8):1425-1428.
被引量:4
8
王志坤,刘启泉,李博林,董林林,吴云楚,张晓利,苏君.
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对胃癌前病变大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2,19(12):34-36.
被引量:1
9
王瑛,李佃贵,徐伟超.
从浊毒论治克罗恩病[J]
.河北中医,2013,35(1):60-62.
被引量:4
10
张纨,李博林,王志坤,刘启泉,刘妍妍,井亚敏.
罗英化浊解毒方治疗胃癌前病变59例疗效观察[J]
.新中医,2013,45(5):103-105.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94
1
梁国英,奚玉杰,孙志文,刘金凤,李贺薇.
基于TGF-β/Smads信号通路研究欣胃颗粒防治胃癌前病变的机制[J]
.辽宁中医杂志,2022,49(3):77-80.
被引量:4
2
曹东义,李佃贵,裴林,刘启泉,王彦刚.
浊毒化与化浊毒[J]
.河北中医,2010,32(2):183-185.
被引量:12
3
曹东义,李佃贵,裴林,刘启泉,王彦刚.
浊毒理论借鉴了《内经》的清浊概念[J]
.河北中医,2010,32(3):338-341.
被引量:10
4
曹东义,李佃贵,裴林,刘启泉,王彦刚,王丽,高绍芳.
中医浊毒证的两个基本观点[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10,27(2):50-51.
被引量:13
5
郭喜军,张颜伟,赵见文.
胃癌前病变大鼠中抑癌基因APC、P16表达与浊毒的相关性研究[J]
.河南中医,2011,31(10):1119-1122.
被引量:5
6
孙春霞,吕素君,赵普辉,雷明君,刘经选,藿永丽,马立娜.
化浊解毒方含药血清对胃癌细胞VEGF及COX-2表达的影响[J]
.新中医,2012,44(2):111-113.
7
施姗,葛信国.
中医药治疗胃癌研究简况[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26(3):94-95.
8
张醉,边坤,裴林.
天冰调督胶囊对激怒模拟肝郁证模型大鼠生长抑素的影响[J]
.医学研究与教育,2012,29(1):12-16.
被引量:1
9
张家炎.
浊毒致病论在现代中医病因学中的运用研究[J]
.中医临床研究,2012,4(4):53-54.
被引量:7
10
俞芹,黄海芹,曹力.
化浊解毒清幽方加减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32例[J]
.辽宁中医杂志,2012,39(9):1800-1801.
被引量:1
1
黄荣昌.
二则殆案的启示[J]
.上海中医药杂志,1991,25(11):10-11.
2
凌耀星.
《内经》对脏腑辨证的启示[J]
.上海中医药杂志,1991,25(6):1-4.
被引量:4
3
郑炜.
川芎研究的进展与启示[J]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7,14(2):51-53.
被引量:13
4
罗和春.
新电针疗法治疗抑郁症研究进展的启示[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11):806-807.
被引量:12
5
戴恩来.
从拔火罐、刮痧治愈蛋白尿得到的启示[J]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4,31(5):91-92.
6
徐兆山.
《本草纲目》毒药炮制成就浅议[J]
.中医药信息,1992,9(1):5-6.
被引量:2
7
殷红英.
浅谈《本草纲目》对毒药之炮制[J]
.陕西中医函授,2000(6):16-17.
被引量:2
8
符仲华,杨兆民.
当代针灸学研究的转变及其启示[J]
.针灸临床杂志,1993,9(5):1-4.
被引量:3
9
刘晓庄,黄素英.
中国古代医学教育给我们的启示[J]
.中医教育,1991(6):35-37.
被引量:2
10
宋琦.
《内经》有关湿病的论述及其对现代中医临床的启示[J]
.时珍国医国药,2009,20(2):505-506.
被引量:6
中医药通报
2009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