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生活:德育的起始与回归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目前,我国的德育存在明显的理想主义价值取向,即往往给学生提供过分理想化、完美化的生活环境,而没有考虑到多元化的社会给社会道德体系带来的冲突,刻意回避由此引发的道德两难和困惑,给学生灌输了一个纯美的理想世界,脱离了现实社会,缺乏实用性和时代性。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没有抵御社会不良习气的抗体,也没有搞清楚自身的道德底线是什么。
作者 赵菲菲
出处 《教学月刊(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2-64,共3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二级参考文献16

  • 1张琼.“在做中学会做”的加拿大德育[J].道德与文明,2002(2):59-62. 被引量:2
  • 2Ш.А.阿莫纳什维利,朱佩荣.一个学日的总谱(第22天)[J].全球教育展望,1987,18(4):33-44. 被引量:2
  • 3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06.
  • 4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81.
  • 5思想录.帕斯卡尔[M].商务印书馆,1995..
  • 6[苏]列·符·赞科夫.和教师的谈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 7[美]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 8刘树范 李永连译.比较教育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9..
  • 9L.Kohlberg & R.Mayer,“Development as the Aim of Education,”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Vol.42,n0.4,Novemher.1972.
  • 10鲁清 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P117-120.

共引文献4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