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知识产权犯罪被害人民事权利保护问题研究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随着我国加入WTO,作为承诺之一,我国加强了对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就刑事保护而言,"两高"在2004年出台的《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大大降低了知识产权犯罪的入罪标准,不啻于知识产权刑事保护的一剂猛药。尽管如此,我们的刑事法律却只关注打击犯罪和恢复社会秩序,而没有对知识产权犯罪被害人的权利给予基本的关注,这无疑是与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目标--保护知识产权人的权利背道而驰的。
作者
张敏
付晓
出处
《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46-49,共4页
Journal of Guangzhou Police College
关键词
知识产权犯罪
被害人
民事权利
救济
分类号
D924.3 [政治法律—刑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87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7
1
张文志.
“刑附民”精神损害赔偿若干问题研究[J]
.法学杂志,2006,27(4):107-109.
被引量:11
2
杨立新.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完善与再修改[J]
.人民检察,2004(7):48-50.
被引量:9
3
韩天岚.
知识产权侵权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之辩[J]
.电子知识产权,2004(6):39-40.
被引量:3
4
莫湘益.
论附带民事赔偿范围的扩张[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4):53-56.
被引量:2
5
郑鲁宁,何乃刚.
合并与分离: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反思与重构[J]
.政法论坛,2003,21(4):109-119.
被引量:51
6
赵微.
民事侵权与刑事犯罪的理论对接[J]
.学习与探索,2003(2):56-58.
被引量:4
7
樊崇义.
简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之适用[J]
.政法论坛,1997,15(3):57-61.
被引量:16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李文健.
刑事诉讼效率论——基于效益价值的法经济学分析(上)[J]
.政法论坛,1997,15(5):41-47.
被引量:56
2
樊崇义.
简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之适用[J]
.政法论坛,1997,15(3):57-61.
被引量:16
3
奚玮.
刑民合一抑或刑民分审——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评析[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2,10(6):121-123.
被引量:7
4
王福华,李琦.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与民事权利保护[J]
.中国法学,2002(2):131-139.
被引量:32
5
肖建华.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内在冲突与协调[J]
.法学研究,2001,23(6):55-66.
被引量:99
6
[1]管亚东.全国首例贞操权精神索赔案终审裁定[EB/OL].http://www.chinacourt.org,2003-02-17.
7
加藤一郎.抚慰金比较研究[J].比较法研究,1992,(54).
8
[法]卡斯东·斯特法尼 罗结珍译.法国刑事诉讼法精义[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384.
9
王泽鉴.侵权行为法(第1册)[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24-35.
10
《中国刑事诉讼法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76页.
共引文献
87
1
刘昶.
德国刑民诉讼合并与分离的选择及其启示[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24(5):139-159.
2
聂友伦.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限制的制度逻辑[J]
.环球法律评论,2023,45(3):180-197.
被引量:8
3
黄国语.
疑罪从无原则的法律适用[J]
.福建法学,2009(1):91-93.
4
蒋巍,李雪菲.
我国刑事被害人损害赔偿救济机制研究[J]
.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2(1):62-65.
被引量:3
5
刘庆伟.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实践中的若干问题及完善路径[J]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2011,27(1):77-82.
6
王凯.
现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存在问题及思考[J]
.市场周刊,2009,22(10):124-125.
7
钱雪棠.
对两种判决、裁定已经发生法律效力案件的重新审判之思考[J]
.政法论丛,2002(3):44-46.
8
聂志琦.
从马加爵案看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J]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4(5):36-39.
9
陈卫东,刘计划.
2004年刑事诉讼法学学术研究回顾[J]
.法学家,2005(1):85-89.
被引量:1
10
陈卫东,刘计划.
探讨刑诉法修改 关注司法改革——2004年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综述[J]
.人民检察,2005(01S):57-61.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7
1
廖中洪.
中美知识产权刑事保护的比较研究[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7,19(3):70-77.
被引量:39
2
丁娟,李峰.
被害人对知识产权犯罪博弈的程序完善[J]
.消费导刊,2009,0(10):145-145.
被引量:1
3
周国均,宗克华.
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法律地位之研讨[J]
.河北法学,2003,23(1):40-47.
被引量:35
4
陈光中,葛琳.
刑事和解初探[J]
.中国法学,2006(5):3-14.
被引量:453
5
丁娟.
知识产权犯罪中的被害人权利保护[J]
.经济论坛,2009(4):138-140.
被引量:4
6
周平.
知识产权刑事和解制度的路径解析[J]
.蚌埠学院学报,2015,4(6):170-174.
被引量:1
7
魏化鹏.
知识产权权利人侦查参与机制研究[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9(5):105-111.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江苏省扬州市人民检察院课题组,戴飞.
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权利人权益保障研究[J]
.中国检察官,2020(9):34-37.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魏睿明,魏克强.
信息化背景下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侦查模式新构建[J]
.公安教育,2022(1):42-46.
被引量:3
2
牛正浩.
新时代知识产权检察统合保护论纲[J]
.湖南社会科学,2022(4):96-104.
被引量:8
1
刘海蓉,周维珩.
农民工在诉讼中的困境及对策[J]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9,17(4):34-36.
被引量:4
2
罗了一.
试论我国自力救济制度的立法选择[J]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3(3):37-42.
被引量:2
3
钟涛.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民事权利保护[J]
.商情,2012(15):134-134.
4
杨明,张昱.
浅谈我国刑事被害人民事权利保护制度的完善[J]
.当代检察官,2012(5):46-47.
5
杨绍华,申小提.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确立了民事权利保护的新标杆——访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张鸣起[J]
.求是,2017(8):51-53.
被引量:1
6
胡子博.
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民事权利保护[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3(16):21-22.
7
王译敏.
浅析个人信息权的私法救济[J]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6,14(4):54-58.
被引量:1
8
曹冬子.
浅析缔约过失责任[J]
.华商,2007(23):36-37.
9
赵雅坤.
论民事权利的私力救济[J]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3):45-49.
被引量:1
10
李正东.
论保护民事权利在市场经济中的价值[J]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6(1):57-58.
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