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2006年汉语新词语小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的产物。一种语言的语词的形成和发展,与其所处的社会、文化、生活密切相关。本文从汉语新词语产生的背景及原因,新词语所承载及折射的时代信息,新词语的来源方式分类以及其存在的问题和弊端四个方面入手,具体分析了2006年汉语新词语。
作者
周静
机构地区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所
出处
《科技信息》
2009年第12期108-108,共1页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关键词
2006年汉语新词语
来源分类
问题和弊端
分类号
TP39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H136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许瑞娟.
现代汉语新词研究[J]
.云南电大学报,2007,9(3):33-35.
被引量:5
2
李晓燕.
新词新语在现代汉语词汇中的新貌[J]
.巢湖学院学报,2005,7(2):131-134.
被引量:5
3
刘晓红.
新时期汉语词汇的发展及其原因[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7(4):103-106.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9
1
彭育波.
论网络语言的几个特点[J]
.修辞学习,2001(4):12-13.
被引量:20
2
孙曼均.
城市流行词语及其社会文化分析[J]
.语言文字应用,1996(2):101-107.
被引量:31
3
林纲.
网络用语的类型及其特征[J]
.修辞学习,2002(1):26-27.
被引量:46
4
孙常〓.汉语词汇[M]吉林人民出版社,1956.
5
李向农.
在动态中观察语言 从发展中寻求规律——语言研究方法随想[J]
.语文建设,1997,0(6):22-25.
被引量:5
6
张志毅,张庆云.
新时期新词语的趋势与选择[J]
.语文建设,1997,0(3):15-18.
被引量:88
7
刘晓红.
新时期汉语词汇的发展及其原因[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7(4):103-106.
被引量:5
8
贺又宁.
对“外来词”的再审视[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102-104.
被引量:8
9
李娴霞.
关于新时期汉语词汇发展现象的扫描与分析[J]
.河北学刊,1995,15(2):70-74.
被引量:7
共引文献
11
1
李晓燕.
新词新语在现代汉语词汇中的新貌[J]
.巢湖学院学报,2005,7(2):131-134.
被引量:5
2
许之所,周莉.
浅析2005年的新词语:语言与社会生活的共变异[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06(6):105-107.
被引量:4
3
何彦杰,高兵.
论对外汉语教学中注重新词新语的必要性[J]
.汉字文化,2008(2):57-60.
被引量:5
4
庞铮.
从语言变异看当代社会心理的特征[J]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4):107-108.
被引量:5
5
赖天能,宋国庆,苏长枫.
现代汉语新词语的社会文化信息探究——基于171条汉语新词语的社会学分析[J]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8,18(6):57-60.
被引量:5
6
高兵,何彦杰.
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新词语教学[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3(6):135-139.
被引量:22
7
周文文.
小议网络新词[J]
.群文天地(下半月),2011(7):55-56.
被引量:1
8
肖莉.
浅析新词语中的新现象——以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的新词语为例[J]
.课外语文(下),2014(7):170-170.
9
程丽霞,寇芸.
基于语料库探究“同志”的历时演变[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9(4):115-119.
被引量:3
10
苏琴,高再兰.
动宾式离合词单音词化现象探讨[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21,38(3):38-42.
1
张景丰.
机器翻译和人工翻译之比较[J]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10-112.
被引量:5
2
魏际兰.
从关联理论看新闻报道中的×族称谓[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9):48-50.
3
金其斌.
国内近20年来英汉语新词语研究述评[J]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4(2):11-14.
被引量:7
4
全晓云,胡以男.
中日实物色彩词认知对比研究[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4):79-81.
5
侯典国.
当代汉语新词语考察——以“2006年汉语新词语”为例[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09(8):129-131.
6
陈振声.
俄语新熟语的来源分类[J]
.中国俄语教学,1991,0(3):40-43.
7
武氏惠.
汉语新词语初探——以《网络新新词典》和《2006年汉语新词语的选目》为例[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4(2):42-44.
8
商伟.
高校商务英语立体化教学模式探讨[J]
.海外英语,2016(8):75-76.
9
毋晶晶,肖晏夏.
关于对企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思考[J]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1(8):60-61.
被引量:1
10
谭慧玉.
浅谈英语中的汉语借词[J]
.郑州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16(2):62-63.
被引量:1
科技信息
2009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