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国旅游偷渡犯罪问题管见——以辽宁省旅游偷渡现象为例 被引量:6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旅游偷渡犯罪作为偷渡犯罪的一种新的特殊形式,具有流动性、季节性、隐蔽性等特点。影响旅游偷渡犯罪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和劳动力因素、地理位置及民族因素、安全考虑和成本因素、法律、法规处罚力度。当前对旅游偷渡犯罪的控制机制只能是以事前预防为主,预防主体有旅行社、领事馆和公安边防检查部门。要彻底消除此类犯罪现象,应当:完善和加强立法;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全面打击旅游偷渡行为;建立游客信用体系,优化安检力量配置;行业治理与行业自律相结合。
作者 于锦华 王宁
机构地区 辽宁大学
出处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3-156,共4页 Journal of People’s Public Security University of China: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6

  • 1马聪玲.出境旅游从总量控制向结构转化调整[N].中国旅游报,2005—06—24(11).
  • 2国家旅游局.经营中国公民出国旅游和赴港澳地区旅游业务的旅行社名单[EB/OL].http://www.cnta.com/ziliao/other/cgly/1.htm(中国旅游网),2006-08-01
  • 3张梅.2005年我国旅游业各项统计指标均创历史新高[N].中国旅游报,2006—02—04.
  • 4曹戈.欧洲旅游签证期待突破瓶颈[N].中国旅游报,2006-03-10.
  • 5国家旅游局《“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
  • 6《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管理办法》第2条.

共引文献3

同被引文献98

引证文献6

二级引证文献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