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于定远县地膜稻技术调查报告
被引量: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对定远县地膜稻进行了调查。测产结果:12块示范田理论产量为4920~8616kg/hm2。其中,5月11日移栽的冬闲田平均理论单产7630.5kg/hm2;5月下旬栽的油菜茬和6月中旬栽的小麦茬理论单产分别为6430.5和5386.5kg/hm2。分析了定远地膜稻的产量结构,并研究了地膜稻的覆膜效果和待研问题。
作者
黄仲青
吴家道
杨惠成
李冰
机构地区
安徽农业大学
安徽省农科院
安徽省农业厅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8年第1期3-4,共2页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
关键词
水稻
旱作
调查
安徽定远
地膜覆盖
栽培
分类号
S511.0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1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65
同被引文献
21
1
茆智.
水稻节水灌溉[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1997(4):45-45.
被引量:49
2
张宪政 陈凤玉.植物生理学实验技术[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20-21.
3
吴一才 宋嵩山.地膜覆盖旱种水稻试验情况简报[J].辽宁农业科学,1982,(4):28-30.
4
陶汉之 张承臧.遮荫茶树光合特性的研究[J].植物生理学通讯,1986,(6):42-46.
5
户义次 薛德榕(译).作物的光合作用与物质生产[M].科学出版社,1979.61-88.
6
夏加发,优质高产高效农业技术指导,1995年,9页
7
黄义德,李金才,张自立,丁克坚,杨其光,左震东.
水稻地膜覆盖旱作技术研究初报[J]
.安徽农业科学,1997,25(3):208-210.
被引量:32
8
沈康荣,汪晓春,刘军,罗显树.
水稻全程地膜覆盖湿润栽培法增产因子及关键栽培技术的研究[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7,16(6):547-551.
被引量:24
9
康绍忠.
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与21世纪我国节水农业的发展[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8,16(1):11-17.
被引量:199
10
安徽省水稻旱作技术研究概况及存在问题[J]
.安徽农业科学,1998,26(1):1-2.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8
1
黄文江,黄义德,陶汉之,张玉屏.
水稻旱作条件下的生理特性和经济性状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1999,5(4):22-25.
被引量:13
2
程泽强,唐保军,房志勇,尹海庆,王生轩,王越涛,刘永英.
沿黄地区麦茬稻全程地膜覆盖技术初探[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99,33(S1):18-20.
3
夏加发,李泽福,唐光勇,张效忠.
中籼898旱作节水栽培技术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1999,27(6):564-565.
被引量:1
4
黄仲青,蒋之埙,李奕松,陈周前,汤广民,孟志伟安.
水稻旱作膜秸接力覆盖高效栽培技术[J]
.作物杂志,2001(4):5-6.
被引量:3
5
汤广民.
水稻旱作的需水规律与土壤水分调控[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1(9):18-20.
被引量:29
6
汤广民,黄仲青,等.
水稻旱作的需水规律与土壤水分调控[J]
.安徽水利科技,2001(3):41-44.
7
蒋之埙,黄仲青,李奕松.
杂交中稻旱作膜秸覆盖的群体库和源效应研究[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2,29(2):114-118.
8
陶汉之,黄文江,张玉屏,胡焱,黄义德,方一平,蔡永萍.
水稻对旱作环境的响应和适应性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2,20(2):42-48.
被引量:21
二级引证文献
65
1
徐淑琴,付强,董淑喜,季飞,王克全.
基于RAGA的PPC模型评价水分胁迫对寒区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2009,25(S2):29-33.
被引量:9
2
何春林,陈彪,郭荣发.
沟灌渗透对直播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
.节水灌溉,2004(5):10-13.
被引量:2
3
王贺正,马均,刘慧远.
水稻抗旱性研究现状与展望[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110-113.
被引量:23
4
周广生,徐才国,靳德明,崔克辉,曹凑贵,蔡明历,骆炳山.
分蘖期节水处理对水稻生物学特性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2005,38(9):1767-1773.
被引量:30
5
方伟,林新春,石柏林,蒋婕,李天佑,胡超宗.
苦竹需水规律研究(一)[J]
.竹子研究汇刊,2005,24(3):22-26.
被引量:4
6
秦江涛,胡锋,李辉信,王一平,黄发泉,黄花香.
覆草旱作对水稻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及节水效应[J]
.中国水稻科学,2006,20(2):171-176.
被引量:26
7
董家胜,尹海庆,赵全志.
土壤含水量对水稻光合特性及品质的影响[J]
.耕作与栽培,2006,26(1):21-22.
被引量:2
8
肖爱国,刘荣甫,黄新平,蔡志林.
中旱3号的特征特性及旱直播标准化栽培技术[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4):647-647.
被引量:2
9
张自常,杨建昌.
旱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形成特点及其生理基础[J]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9):237-243.
被引量:1
10
季飞,付强,王克全,徐淑琴.
不同水分条件对水稻需水量及产量影响[J]
.灌溉排水学报,2007,26(5):82-85.
被引量:25
1
杨晓琴.
定远县大麦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11(14):87-87.
2
株洲日报:超级杂交稻“亩产千公斤”攻关实现重大进展[J]
.粮油加工(电子版),2014(6):87-87.
3
杨丙俭,李钦梅,李国军.
冬小麦单产800kg以上超高产栽培技术探析[J]
.基层农技推广,2015(9).
4
刘晓武,王继汉,高健.
灾后玉米不同播期试验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09(20):13-14.
5
杨晓琴.
定远县稻茬麦高产的原因及其集成配套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1(14):98-99.
6
石全.
杂交水稻扬两优6号在永康镇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20):185-185.
7
钱荣,陈德勇.
杂交稻两优0367在安徽定远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探讨[J]
.园艺与种苗,2015,35(1):36-40.
被引量:1
8
周文运,高艾兰,周森林.
硫包衣尿素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1(6):300-301.
9
程炎.
科学决策 铸就辉煌——来自江淮分水岭地区定远县综合治理开发的调查报告[J]
.决策,2008(12).
10
方军.
水稻新品种超优1000引进试种初报[J]
.安徽农学通报,2016,22(3):43-44.
被引量:1
安徽农业科学
1998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