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体系的建立与运作的探索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中心是在学校、学院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建立的,具有机电学科交叉的大学生课内外互动的科技创新活动的新特色,初步形成了具有学生自我管理的、规范的教学管理新机制,以引导学生形成优良学风,使学生得到了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锻炼,取得了创新型学生培养的初步成效。
作者
陈万米
黄慎之
机构地区
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出处
《中国校外教育》
2009年第4期40-40,67,共2页
AFTERSCHOOL EDUCATION IN CHINA
关键词
大学生
课外科技活动体系
运作
分类号
G642.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8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8
1
李修志.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研究与探索[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1999,0(8):19-21.
被引量:5
2
陈艳,曾嘉华.
发挥课外科技活动优势 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J]
.科技创业月刊,2006,19(3):119-121.
被引量:7
3
李志生,李冬梅,王晓霞,王志红,夏蓓娅.
理工科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中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B06):5-7.
被引量:20
4
巩恩福,江兴盟.
从全国电子设计大赛谈第二课堂与人才培养[J]
.电子制作,2008,16(1):7-9.
被引量:9
5
丁幼春.
以电子设计大赛为契机,推进实践教学环节改革[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151-153.
被引量:13
6
单联娟.
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科技创新活动思考[J]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9,14(2):170-172.
被引量:4
7
王艳,冯小萍.
由“电子设计大赛”浅谈对学生专业创新能力的培养[J]
.科技创新导报,2010,7(29):143-143.
被引量:6
8
朱磊,樊继壮,赵杰,吴晓光.
未知环境下的移动机器人SLAM方法[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9(7):9-13.
被引量:18
9
张奇志,周亚丽.
基于kinect的物体抓取场景认知[J]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7(5):11-16.
被引量:2
10
贺超,刘华平,孙富春,夏路易,韩峥.
采用Kinect的移动机器人目标跟踪与避障[J]
.智能系统学报,2013,8(5):426-432.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4
1
成党伟.
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研究[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14):108-109.
被引量:2
2
齐海东,秦正坤,王立忠,王国峰.
地方院校电气类学生科技活动体系的构建[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3(5):120-122.
3
张学毅,于惠钧,雷敏,周汝.
开放式实践教学的研究与探索——以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为例[J]
.教育教学论坛,2015(19):142-143.
被引量:2
4
周亚丽,张奇志,徐鑫鑫,张万杰,律晔.
家庭服务机器人研究与人才培养[J]
.机器人技术与应用,2019(1):43-48.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6
1
孙贺,卢长方,纪慧,滕迪.
医学院校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浅谈[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24):3693-3693.
2
成党伟.
地方高校经管类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体系研究[J]
.大学教育,2014(18):53-54.
被引量:1
3
蔡晚拴.
加快开放实验室建设 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J]
.实验室科学,2016,19(4):174-177.
被引量:10
4
刘琦,吴赵盼,谢欣广.
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
.电子制作,2016,24(12X):57-57.
5
胡迎九.
服务机器人技术“工匠工坊”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J]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21,23(2):40-47.
被引量:4
6
陈鑫,张奇志,周亚丽.
基于空间感知图网络的服务机器人视觉系统[J]
.中国仪器仪表,2021(9):49-55.
1
李月强,陈青山.
大学生跨学科课外科技活动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
.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12(9):14-15.
被引量:1
2
杨震.
论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1):96-100.
被引量:6
3
祝琳,李志勤.
课外科技活动与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J]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2,35(2):117-119.
被引量:1
4
成党伟.
地方高校经管类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体系研究[J]
.大学教育,2014(18):53-54.
被引量:1
5
贾宝汝.
以课外科技活动为载体 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10):32-33.
被引量:8
6
彭先进.
谈建立地方工科院校教材质量保障体系[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4):9-10.
被引量:1
7
赵天宏.
略论社区教育机制的建立与运作[J]
.中国农村教育,2009(10):31-33.
8
王洪泉.
试论行业背景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以重庆科技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30(12):156-158.
被引量:3
9
左晓明,章跃.
地方高校机械类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体系的构建[J]
.装备制造技术,2013(8):231-233.
10
孙静,王法玉,王京辉.
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J]
.计算机教育,2010(10):12-14.
被引量:4
中国校外教育
2009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