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虚证脉图参数变化及其与辩证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对164例虚证,从气、血、阴、阳四虚证及脏腑虚证的不同辨证层次的脉图参数变化进行了研究,并以非虚证125例,正常人100例作为对照。为虚证及虚证不同层次的辨证提供了客观指标,对证的客观化及脉象客观化研究均有重要意义,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
李冰星
朱文锋
李绍芝
机构地区
湖南中医学院
出处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1998年第2期99-101,共3页
Chinese Journal of Traditional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虚证
脉图
辨证
气
血
阴
阳
分类号
R255.504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R241.19 [医药卫生—中医诊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1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2
参考文献
1
1
李冰星,颜文明,杨连初.
气虚、阳虚患者脉图参数多元逐步回归分析[J]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0,10(4):213-216.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3
1
张力.
脉诊研究进展[J]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5,19(4):281-284.
被引量:9
2
李冰星,朱文锋,李绍芝.
虚证脉图参数变化及其与辨证关系研究[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8,4(2):46-49.
被引量:3
3
杨冰,牛欣,王玉来.
脉诊仪的研制及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综述)[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23(6):68-69.
被引量:17
同被引文献
21
1
黄兆胜,黎锦城,何国林,刘明平,邓响潮,万幸.
生命力口服液对“气虚”、“阴虚”模型动物血液流变学及血浆cAMP的影响[J]
.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94,11(4):230-233.
被引量:3
2
何明大,宋其昌,金一平.
扶正固本法调节气虚证患者免疫功能研究[J]
.黄河医学,1994,3(2):20-22.
被引量:1
3
高敏,严灿,张新春,邓中炎.
气虚证、血瘀证的甲皱微循环观测与气血关系初探[J]
.中医药研究,1994,10(6):39-41.
被引量:3
4
王滨,牛欣,文仁都,徐元景,沙洪.
伤津对家兔颈动脉及股动脉脉图的影响[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05,12(3):131-132.
被引量:5
5
张斌,徐令壁.
四君子汤对气虚模型小鼠血清微量元素锌、铜、铁含量的影响[J]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1995,12(2):8-8.
被引量:3
6
顾菊康,孙济川,杨照康,朱妙章.
心阻抗血流图(全国暂行标准)(圆柱体模型)[J]
.心功能杂志,1989,1(1):12-13.
被引量:3
7
陈辉 李云宝.中医气虚证的量化指标初探.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8(7):391-391.
8
全国中西医结合会议.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6(10):598-598.
9
张卫健 傅骢远 史载样 等.涩脉的脉波图特征与心血管功能状态[J].中国医药学报,1988,3(2):19-19.
10
崔艳,周琰,程丽娜.
白细胞计数值与气虚症诊治关系初探[J]
.河北中医药学报,1998,13(1):23-24.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2
1
袁涛,梁忠.
气虚证的研究进展[J]
.甘肃中医,2007,20(5):11-13.
被引量:4
2
陈冬志,牛欣,董晓英,杨光福.
涩脉脉图和血流动力学观察[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08,15(3):164-165.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黄志峰,李得堂.
补气类中药抗肿瘤的研究现状[J]
.中医肿瘤学杂志,2019,0(5):78-81.
被引量:11
2
张红丽.
试论涩脉的脉象[J]
.吉林中医药,2008,28(10):705-705.
被引量:3
3
燕海霞,王忆勤,宫爱民,李福凤,付晶晶.
从血液动力学角度探讨中医脉象形成机制的研究现状及思考[J]
.时珍国医国药,2010,21(8):2016-2018.
被引量:7
4
王瑞华.
常见心血管疾病的中医脉象及脉图研究进展[J]
.四川中医,2013,31(9):169-172.
被引量:6
5
江丽杰,胡镜清,李瑞杰,李然.
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基本脉象及其影响因素[J]
.环球中医药,2015,8(6):641-645.
被引量:8
6
叶映月.
趺阳涩脉成因与下肢动脉血流速度、阻力指数关系探讨[J]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3):57-58.
被引量:1
7
朱振刚,袁琛,刘贵颖.
刘贵颖临证脉学经验[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5,21(8):1016-1017.
被引量:2
8
张佳琪,刘佳,周灵运,汪南玥.
涩脉形态特点剖析[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6):2394-2396.
被引量:1
9
陈银芳,傅应军,刘超,侯敏,徐国良,余日跃,刘红宁,黄丽萍.
基于NanoLC-LTQ-Orbitrap技术的蛋白质组学法探索人参干预“气虚”大鼠的生物学基础[J]
.中国中药杂志,2016,41(19):3649-3654.
被引量:10
10
夏小军,段赟,崔杰,姜俊峰,姚金华,开金龙,郭炳涛.
贫血性疾病的脉象特征研究[J]
.中医研究,2018,31(1):68-71.
被引量:1
1
韩彬,李冰星,李钟.
脉图、心功能、血液流变学参数变化与气虚、阳虚辨证关系的研究[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00,7(3):133-134.
被引量:2
2
陈南生.
浅谈脉象和脉图的研究概况[J]
.福建中医药,1990,21(5):52-54.
3
文秀华,张云飞,李毅.
中医脉图十年研究进展[J]
.中华医学写作杂志,2003,10(16):1517-1519.
被引量:2
4
李冰星,朱文锋,李绍芝.
虚证脉图参数变化及其与辨证关系研究[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8,4(2):46-49.
被引量:3
5
张秋云,车念聪,王融冰.
慢性乙型肝炎脾肾阳虚型脉图特征分析[J]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1,4(3):5-7.
被引量:4
6
肖一之,夏天,赵瑞芳,王毅波.
妊娠期脉象和脉图119例分析[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89,10(2):121-123.
被引量:3
7
林院昌,陈素云,崔志英,刘伊丽,谢志斌,孙旗立,王云祥.
冠心病心气虚证脉图与心功能对比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1991,18(8):10-13.
被引量:2
8
张力.
脉诊研究进展[J]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5,19(4):281-284.
被引量:9
9
林院昌,陈素云,刘伊丽,宣文兰,崔志英,谢志斌,许俊杰.
老年前和老年期血液病、冠心病的脉图与血液动力学、流变学研究初探[J]
.辽宁中医杂志,1991,18(12):1-4.
被引量:4
10
谢梦洲,李绍芝,李冰星.
常人脉象和脉图参数的观测[J]
.湖南中医药导报,2000,6(12):9-11.
被引量:2
中国中医药科技
1998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