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现实意义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介绍了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其在德育发展过程中的成绩与历史地位进行了分析与肯定。提出了如何将道德认知理论与我国德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理性思考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现实意义,力求对我国德育的研究与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作者
卢火
机构地区
贵州民族学院马列部
出处
《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
2009年第4期9-11,共3页
Forum on Contemporary Education
关键词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科尔伯格
德育
分类号
G410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G4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1
1
吴俊,陈进华.
关爱受教育者:柯尔柏格道德教育思想的核心[J]
.道德与文明,2002(3):55-58.
被引量:10
二级参考文献
1
1
[1]The New York Times, Wednesday, Apri18, 1987,P30, Col. 5.
共引文献
9
1
曾琼芳.
变革教育理念 改进高校道德教育[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2(10):94-96.
2
叶岩燕.
道德教育是“关怀”情愫的培养[J]
.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004,6(3):29-32.
3
夏洁.
我国道德生活领域“知行分裂”现象解读[J]
.兰州学刊,2004(6):79-83.
被引量:4
4
蔡志良.
青少年道德能力培养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分析[J]
.理论月刊,2005(6):162-165.
被引量:2
5
王玖枝.
发挥德育教师主体性实施生活化德育[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8(11):62-63.
被引量:1
6
孟莉,段鑫星.
教师和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建构——柯尔伯格道德讨论法对高校课堂教学模式转变的启示[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9(11):100-102.
被引量:7
7
邓兆巍.
新型师生关系对高职院校道德教育模式的启示研究[J]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18(4):10-11.
被引量:1
8
王继超.
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对我国德育的启示[J]
.考试周刊,2015,0(24):144-146.
被引量:2
9
樊改霞,高绚丽.
20世纪以来道德判断理论的争论及对中国道德教育的影响[J]
.现代大学教育,2024,40(2):77-85.
同被引文献
8
1
吴俊,陈进华.
关爱受教育者:柯尔柏格道德教育思想的核心[J]
.道德与文明,2002(3):55-58.
被引量:10
2
王泽应.
论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的基本特征[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34(3):18-22.
被引量:12
3
[美]科尔伯格,著.魏贤超,等译.道德教育的哲学[M].杭州:淅江教育出版社,2000.
4
王洪霞.
孟子与荀子的德性思想比较[J]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7,20(2):37-39.
被引量:1
5
刘峻杉.
转型期中国德育改革的可能突破[J]
.教育科学研究,2012(1):68-71.
被引量:3
6
史晓冉,杨璐燕.
科尔伯格道德两难问题在教育中的运用[J]
.岱宗学刊(泰安教育学院学报),2011(4):60-61.
被引量:6
7
冉亚辉.
中国德育的本土特色论析[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32(5):36-39.
被引量:3
8
叶一舵.
论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双向结合[J]
.思想教育研究,2002(6):14-16.
被引量:69
引证文献
3
1
陈坤新.
利用思品课堂构建学生道德认知结构——探究科尔伯格道德研究方法在思品课堂中的作用[J]
.新课程学习(中),2012(10):158-159.
2
聂艳霞.
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然联系[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下旬),2013(9):69-70.
被引量:1
3
王继超.
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对我国德育的启示[J]
.考试周刊,2015,0(24):144-146.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3
1
唐红艳.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中小学校德育探究[J]
.教学与管理,2019(21):41-43.
被引量:7
2
张楚材.
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现代德育的启示[J]
.教育界(综合教育),2019,0(9):28-29.
3
关佩.
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我国小学道德教育的启示[J]
.新智慧,2019,0(15):47-48.
1
祝兴宏.
科尔伯格道德教育法对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启示[J]
.学园,2013(8):97-98.
2
庄旖.
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述评[J]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下),2012,0(2):50-50.
3
王琰.
道德认知理论:道德教育不可缺失的理论依据[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22(3):75-77.
被引量:1
4
傅统先.
柯尔伯格的道德教育学说[J]
.全球教育展望,1981,12(4):1-11.
被引量:7
5
陈连珠.
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道德教育观[J]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8(2):77-79.
6
邱燕.
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及其对学校德育方式的启示[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32):288-289.
被引量:6
7
庞雪群.
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论及对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启示[J]
.社会科学家,2002,17(6):83-85.
被引量:4
8
金容,秦久平.
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当今思想品德教学的反思及价值分析[J]
.亚太教育,2016,0(13):174-174.
9
朱昆.
当前我国学校德育教育几点启示[J]
.管理观察,2008(3):159-160.
10
冯增俊.
科尔伯格道德认识发展阶段论概观[J]
.外国教育资料,1990(1):12-20.
被引量:5
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
2009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