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乙烯焦油生产工艺探讨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介绍了S&W裂解焦油和Lummus裂油焦油生产工艺,并对这两种工艺从复杂程度、设备、能耗等方面作了对比。同时针对大庆S&W裂解焦油生产工艺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方案。
作者
路明
康志军
曾志军
机构地区
大庆石化总厂化工一厂
大庆石化总厂总调度室
出处
《乙烯工业》
CAS
1998年第1期36-40,共5页
Ethylene Industry
关键词
裂解焦油
裂解装置
生产工艺
乙烯
焦油
副产物
分类号
TQ221.211 [化学工程—有机化工]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9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39
1
李琪,翟国容,黄为民.
催化裂化油浆拔头油后调制重交沥青试验与研究[J]
.石油沥青,2004,18(1):30-34.
被引量:8
2
何福辉.
炭黑原料油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J]
.中国橡胶,2004,20(13):8-10.
被引量:2
3
瞿国华,黄大智,梁文杰.
延迟焦化在我国石油加工中的地位和前景[J]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05,21(3):47-53.
被引量:64
4
苗勇,李锐,王玉章,康建新.
石油针状焦的生产[J]
.炭素技术,2005,24(3):31-37.
被引量:9
5
姚建中,郭慕孙.
煤炭拔头提取液体燃料新工艺[J]
.化学进展,1995,7(3):205-208.
被引量:36
6
杨书显.
催化裂化油浆拔头调合重交沥青的工业应用[J]
.河南石油,2005,19(6):91-93.
被引量:8
7
晁可绳.
延迟焦化装置消除“瓶颈”的措施[J]
.炼油设计,1997,27(1):5-6.
被引量:15
8
张立 许志明 等.催化油浆在石油化工方面的利用[J].石油化工,1999,28(3):337-337.
9
Feintuch H M, Negin K M, FW Delayed -coking[ A ]. Meyers R A, Handbook of Petroleum Refining Processes [ M ], New York :McGraw - Hill ,2004.12.33 - 12.89
10
Stell J,2000 Worldwide refining survey[ J]. Oil & Gas Journal,2000,98(51) :66 - 120
引证文献
6
1
刘慧娟,周华群,郭绪强,李文乐.
劣质残渣油的加工和应用技术进展[J]
.中外能源,2012,17(2):74-79.
被引量:6
2
张浩,李维彬,郭立艳,杨世成,于宏伟,李凤铉.
乙烯裂解焦油作延迟焦化原料的研究[J]
.化工科技市场,2007,30(2):50-52.
被引量:3
3
植物油聚醚多元醇在上海已经实现规模化生产[J]
.化工科技市场,2007,30(2):52-52.
4
张浩,关旭,李景艳,佟淑秋.
延迟焦化装置掺炼大庆裂解焦油的研究[J]
.石油炼制与化工,2007,38(12):20-22.
被引量:9
5
凌世明,王琪.
丙烯焦油类物质的来源和去除方法探讨[J]
.天津化工,2021,35(6):69-72.
6
侯明泉.
如何提升乙烯焦油的综合利用价值[J]
.中外企业家,2018(17):102-102.
二级引证文献
18
1
郭丹,初人庆,武云,宋永一.
减压渣油掺炼乙烯焦油相容性及结焦倾向研究[J]
.当代化工,2020(5):872-875.
被引量:2
2
方勇,沈本贤,梁朝林,刘纪昌.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掺炼乙烯裂解焦油的延迟焦化研究[J]
.石油炼制与化工,2009,40(8):5-9.
被引量:9
3
陈微,杜才万.
运用流程模拟技术优化焦化装置分馏塔用能[J]
.石油炼制与化工,2009,40(10):63-66.
被引量:9
4
陈彦斌,马力飞.
掺炼乙烯裂解重油对延迟焦化的影响[J]
.石化技术与应用,2010,28(1):44-45.
被引量:11
5
于志敏,郭爱军,王宗贤.
掺炼裂解重油对减压渣油焦化性能的影响[J]
.石化技术与应用,2012,30(2):115-118.
被引量:4
6
陈坤,薛珍喜,刘贺,王宗贤.
掺炼劣质渣油对热转化过程的影响[J]
.化学工程,2012,40(10):70-74.
7
李瑞丽,李波,刘瑛.
萃取法脱除重油催化裂化柴油中的酸性组分[J]
.化工进展,2014,33(3):568-572.
被引量:1
8
马文斌.
几种石油系重质原料焦炭化性能的对比分析[J]
.石油炼制与化工,2014,45(9):30-35.
被引量:6
9
张庆军,刘文洁,王鑫,蒋立敬,耿新国.
国外渣油加氢技术研究进展[J]
.化工进展,2015,34(8):2988-3002.
被引量:59
10
张云桐,岳琳,王嗣钰,陈文艺,王吉林.
乙烯裂解燃料油组成及焦化行为研究[J]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15,28(4):22-26.
被引量:4
1
康志军,张玉玲,宗义山.
乙烯装置裂解焦油分离工艺研究[J]
.黑龙江石油化工,1996,7(2):21-29.
2
木洋.
用石油馏出物的裂解焦油作炭黑生产原料油[J]
.炭黑译丛,1999(3):16-17.
3
陈立强.
优化焦油生产流程的工艺过程探析[J]
.中国科技博览,2015,0(33):289-289.
4
郭晓敏.
裂解焦油气化技术在国内首次工业化应用[J]
.炼油与化工,2014,25(2):1-3.
被引量:2
5
赵凤莉,吴丽军.
实现裂解焦油制丁辛醇生产110天不停车 国产气化炉烧嘴使用寿命延长[J]
.中国石油和化工,2016,0(1):43-43.
6
中国石油大庆石化公司裂解焦油产合成气装置投运[J]
.石油化工,2013,42(1):13-13.
7
俞翊棠,任素梅.
新型注汽抑制HVGO结焦技术的裂解工艺研究[J]
.乙烯工业,1995,0(4):56-62.
被引量:1
8
李国栋.
纯苯的生产、消费及市场分析[J]
.齐鲁石油化工,2004,32(3):208-211.
9
周云辉,郑水山,粟莲芳.
用焦炉煤气代替焦油生产炭黑[J]
.燃料与化工,2004,35(2):44-44.
10
芳烃无焦油洁净催化氧化技术[J]
.科技开发动态,2003(2):62-63.
乙烯工业
1998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