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子安宣邦日本现代思想批判的启示 被引量: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子安宣邦对日本现代思想的批判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学科反思具有重要的启示,他提出的"黑格尔的紧箍咒"、"在近代思维中思考近代"和"作为方法的江户"等重要概念提示我们要对"中国""现代""文学"的三个关键词进行前提质疑。不加反思的"现代"观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基本思维模式,我们必须尝试在"现代"之外寻找支点,反观已成我们自身的"现代",打破单一现代叙事的压抑机制,重建更为复杂的历史叙事来反思我们的学科和现代性问题。
作者 邱焕星
出处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31,共5页 Literary Review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3

  • 1[日]子安宣邦著,赵京华译.《日本近代的东亚叙事》,李陀、陈燕谷主编.《视界(第14辑)》,第18、22、19、22、25、47、6、10、72、66、74、11、3页,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 2[美]列文森著,郑大华,任菁译.《儒家中国及其现代命运》,第87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 3[日]柄谷行人著,赵京华译.《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第221、3、9页,三联书店,2006年版.
  • 4[美]刘禾.《文本、批评与民族国家文学》,《语际书写-现代思想史写作批判纲要》,第193、212页,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 5[美]黄宗智.《学术理论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四个陷阱和一个问题》,黄宗智主编.《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第109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 6倪文尖,罗岗.重建中国“现代文学”的合法性[J].文艺理论研究,1999(1):82-83. 被引量:9
  • 7汪晖.我们如何成为“现代的”?[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6(1):1-7. 被引量:54
  • 8王晓明.《序》,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第一卷)》,第2页,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
  • 9[美]沙培德著,洪静宜译.《西方学界研究中国近代史的最新动向》,丁耘,陈新主编.《思想史研究(第一卷)》,第295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 10袁国兴.再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现代性”话语局限[J].文艺评论,2004(6):17-20.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6

同被引文献12

  • 1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M].北京编译出版社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08.
  • 2子安宣邦.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精读[M].陈玮芬,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 3竹内好.近代的超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57.
  • 4子安宣邦.东亚论:日本现代思想批判[M].赵京华,编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
  • 5胡适.中国抗战也是要保卫一种文化方式[M]//严云受.胡适学术代表作(下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186-194.
  • 6Lyotard J. Heidegger and 41 the jews" [M] .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97:11.
  • 7加布丽埃.施瓦布.文学权力与主体[M].陶家俊,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 8Carroll D. The Memory of Devastation and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Thought : "And let's not talk about that" [ M ] / /Lyotard J. Heidegger and“the jews”.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97 : vii - viii.
  • 9刘纪蕙.他者视点与方法:子安宣邦教授访谈[J].文化研究(台湾),2008(2): 208 - 220.
  • 10黄俊杰.子安宣邦对东亚“近代性”的再思考[M]//子安宣邦.东亚儒学:批判与方法.陈玮芬,译.台北: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4:102.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