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从理想性到工具性:当代中国政治典型产生原因的多维分析 被引量:12

From Idealism to Instrumentalism:Multidimensional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of Establishing Political Types in Present-day China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1949年以来,无论是计划经济时期还是市场经济时期,中国的各行各业都曾出现过大量的典型,这些典型都是政府树立的,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政治目标和道德理想,所以这些典型都是政治典型。虽然树立政治典型的时间是如此之长,但理论反思似嫌不足,比如对政治典型产生的原因就缺乏深入分析。树立政治典型往往既寄托了理想价值,又赋予了工具功能。从此角度来看,典型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传统文化为政治典型的产生提供了有力的背景支持;二是马克思主义为政治典型的产生提供了理论前提;三是理想主义精神为政治典型的产生提供了内在精神动力;四是社会主义建设实践需要政治典型的"在场";五是"鲶鱼效应"是导致政治典型产生的工具性原因。 Since 1949,there have been many types in every walk of life either in the periods of the planned economy or in the market economy.They were established by the government to help to realize its political aim and moral ideal,so they were political types.It is a long time in establishing political types,but there seems to be little theoretical introspection,such as on the reason of establishing types.Establishing political types has been put on ideal values and instrumental functions at the same time.From this point of view,the reasons of establishing political types are mainly as follows:First,the traditional culture supplies a effective background support for political types.Second,Marxism provides a theoretical premise for them.Third,the utopian spirit gives inherent spiritual drive to them.Fourth,the socialist construction practice needs their 'presence'.Fifth,the 'catfish effect' is an instrumental cause of establishing political types.
作者 董颖鑫
出处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4-29,共6页 Zhejiang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政治典型 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 理想主义精神 政治社会化 鲶鱼效应 Political Types,Traditional Culture,Marxism,Utopian Spirit,Political Socialization,Catfish Effect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1

  • 1冯仕政.典型:一个政治社会学的研究[J].学海,2003(3):124-128. 被引量:120
  • 2E·迪尔凯姆 狄玉明 译.《社会学方法的准则》[M].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47,27.
  • 3贺来.乌托邦精神:人与哲学的根本精神[J].学术月刊,1997,29(9):16-21. 被引量:17
  • 4莫里斯·迈斯纳,张宁,陈铭康等译.《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主义与乌托邦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 5乔·奥·赫茨勒:《乌托邦思想史》,张兆麟译,南木校,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17、7页
  • 6艾尔东·莫里斯,卡洛尔·麦克拉吉·缪勒主编.《社会运动理论的前沿领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6页.
  • 7沃拉斯.《政治中的人性》,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40页.
  • 8魏沂.中国新德治论析——改革前中国道德化政治的历史反思[J].战略与管理,2001(2):25-38. 被引量:31
  • 9哈维·曼斯菲尔德.《导言》,尼科洛·马基雅维里.《论李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0页.
  •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一九五六年一月--一九五八年十二月),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49页.

二级参考文献8

  • 1李猛.论抽象社会[J].社会学研究,1999(1):3-30. 被引量:175
  • 2孙立平.“关系”、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J].社会学研究,1996(5):22-32. 被引量:378
  • 3魏沂.中国新德治论析——改革前中国道德化政治的历史反思[J].战略与管理,2001(2):25-38. 被引量:31
  • 4..《邓小平文选》第二卷..,,1978.9..16..
  • 5金耀基.《现代化与中国现代历史—提供一个理解中国百年来现代史的概念架构》.罗荣渠,牛大勇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的探索》,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6—7页.
  • 6[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 7Snow, David A., Rochford, Burke E., Worden, Steven and Benford, Robert 1986: "Frame Alignment Processes, Micromobilization, and Movement Participation",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1, 464.
  • 8《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毛泽东选集》第3卷,1966年版,第853页.

共引文献174

同被引文献193

引证文献1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